止吐药物市场:市场稳中有升化疗药改进引发危机

时间
2006-03-31

在我国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类中,止吐药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是:2003年6.87%,2004年7.05%,2005年上半年13.91%。虽然止吐药并不隶属于抗肿瘤药物,而属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范畴,但此类药物在肿瘤辅助治疗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铂类、阿霉素等多种抗肿瘤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呕吐反应,因而止吐药物是抗肿瘤治疗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特别是中、重度呕吐的治疗药物使用也主要集中在肿瘤的辅助治疗领域。同时,止吐药物也被用于术后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止吐药包括四大类药物,通过不同的环节来抑制呕吐反应,一种是传统的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主要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对晕动症所致的呕吐以外的呕吐均有明显的作用;二是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这类药主要是对于晕动症所致的呕吐有较好的作用;三是多巴胺(DA)或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5-HT3);四是其它止吐药物,如安定、皮质激素、胃复安等。目前用于肿瘤辅助治疗的止吐药物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其合并市场份额在国内高达98%以上。

化疗病例增多 止吐药市场稳中有升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化疗科副主任王毓洲博士指出,某些体质敏感的患者甚至会因为剧烈呕吐而不能耐受化疗,从而严重影响对疾病的治疗。目前,有多种药物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控制,如吩噻嗪类、多巴胺拮抗剂、抗组胺药等,但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大。自1987年开发出第一代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以来,很多5-HT3拮抗剂的衍生物相继问世,如格拉司琼(Gramisetron,康泉,凯特瑞)、托烷司琼(Tropisetron,呕必停)、拉莫司琼(Ramosetron,奈西雅)、阿扎司琼(Azasetron,苏罗同)和尚未在中国上市的Dolasetrone等。葛兰素、诺华、施贵宝、山之内等外企都拥有一系列原研产品。此类产品在经历长期的临床应用之后,已被广大临床医生所肯定,并已成为国际、国内止吐药市场的主流。2003年,5-HT3国内止吐药物医院用量总额约为1.5亿元人民币,此后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以经销抗肿瘤药物见长的北京康联医药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刚告诉记者,这种趋势与国内肿瘤发病率增高有很大关系。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止吐药物市场也水涨船高,不断扩容。根据对我国14个主要城市医院用药统计,2005年前3季度,5-HT3受体拮抗剂的用量已经超过了1.7亿元,而2004年、2003年同期的数据则为1.45亿元、1.08亿元。这样的快速增长与国内企业的抢仿能力密不可分。其中,西南合成、山东齐鲁、宁波天衡、江苏兰陵、重庆西南、四川太极都是市场份额很大的“诸侯”。而其他小厂家更是数不胜数。止吐药物在品种上集中度较高,但在生产厂家上的集中度则有分散的趋势。随着更多仿制品的不断上市,更多竞争者将进入这个领域。2003年,就已有20多家药厂加入昂丹司琼的竞争。这种分食市场的情况仍在继续,在其他产品中也开始显现。

国外大量临床证明,昂丹司琼、托烷司琼、格拉司琼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别,其副作用主要是头痛、便秘,均较轻微。由于用量小,合成工艺简单,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其中,昂丹司琼的半衰期较短,每日需给药2~4次。而托烷司琼、格拉司琼因半衰期较长,每日仅需给药一次,更受临床医生的青睐。但是,昂丹司琼进入公费目录近10年,临床对此药有强大的用药惯性,其销量仍然占有一定份额。近年来,一些新品种在市场上也表现出一定的潜力,阿扎司琼、雷莫司琼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化疗药改进引发止吐药危机

止吐药市场显示出数量增长较金额增长快的趋势,表明本类药物的总体价格在不断走低。例如昂丹司琼在5年前200多元一支,现在的价格已经降到了40元~60元一支。其他产品也都有着同样的表现,这跟仿制药大量入市拉低价格有直接关系。目前仿制药的价格多为同成分原研药的一半。随着两年前格拉司琼、半年前托烷司琼进入医保目录,此类产品从自主定价到政府定价,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利润空间也在压缩。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止吐药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也被纳入了医保目录。但是,过多生产厂家的涉入使得该市场严重同质化。

事实上,国外已经很少使用止吐药。因为,国外现在主推的化疗药物已经多为生物靶向性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等。该类药物的细胞选择性较高,能准确杀灭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很小,所以该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很少,极少发生恶心、呕吐的副反应。但是,该类药物的价格非常昂贵,国内一般患者很难承受。

王毓洲认为,国内的经济水平决定了治疗还是以传统化疗药物为主,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临床对止吐药的需求还不能忽视。但是,生物靶向性药物的使用是一个必然趋势,也必将影响到止吐药物市场。业内认识普遍认为,各生产厂家应该时刻关注这一趋势,提前作出准备,或在产品质量和剂型更新上多下工夫,或及时转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