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外资企业悄然进军中国医药分销领域

时间
2005-12-30

回归理性的医药分销领域,眼下不再是谈“外资”色变。

纵览2005年,一些外资企业已悄然进入国内医药分销领域,但这些案例中并没有发现国外医药商业巨头的身影,对国内医药商业的整合也尚未形成较大规模。至少在今年,外资进入国内医药分销领域的步伐,并不像预测的那样迅猛。

外资似乎仍在一点点地试探,或是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渗入到国内医药分销领域,或是以医药分销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一副悄然入市的姿态。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认为,外资企业的进入虽然目前对国内流通领域格局影响不大,但是外资控股公司的出现,已经拉开了外资与国内企业同台竞争的序幕,外资企业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必将给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案例一:上海永裕成内地首家外资控股医药商业企业

时间:2005年1月

主角:永裕(上海)医药有限公司

关键词:国内首家由外资绝对控股的合资医药商业企业

事件回放:

今年年初,永裕(香港)医药有限公司悄然与上海康健进出口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永裕(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永裕),注册资金为1200万元人民币。据悉,上海永裕是国内医药流通领域首家由外资绝对控股的合资企业。

此前,永裕(上海)医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立曾对媒体表示,上海永裕的组建,得益于国内医药商业领域政策的放开,并借助了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东风”。

瑞士裕利集团是一家横跨地产、金融、保险、医药分销等业务的产业集团,早在1990年就开始了在中国的布局,成立了外商独资企业永裕(上海)医药咨询有限公司,专门为跨国药企提供咨询服务。2003年12月,裕利集团属下裕利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得到商务部特批,与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医药商业公司———永裕新兴医药有限公司,其中裕利持股49%。

此次,裕利集团选择的中方合作企业上海康健进出口有限公司,曾是裕利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前的国内指定代理商,成立于1992年,是上海上实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进出口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综合性外贸公司。而合资方———永裕(香港)医药有限公司是瑞士裕利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其在上海永裕中占了80%的股份。

上海永裕已经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3个物流中心,除了现有的药品批发和第三方物流业务外,上海永裕还将目标瞄准终端销售,直接向医院和药店供货;而在上游,有近40家客户为其供货,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单独供给永裕新兴进行独家代理的。上海永裕将以这种“独家代理商业销售模式”在商业领域发展,而这样的方式与一般的药品批发相比,在利润上更有保证。

记者点评:

从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医药分销大门向外资敞开。此前商务部已经于2004年6月1日出台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对从事批发业务(包括零售企业兼营批发业务)的合资商业企业的出资比例不再强制规定。上海永裕由外资控股在政策上已经没有障碍。

案例二:美华医药并购万维医药进入中国医药流通领域

时间:2005年9月

主角:美华医药和万维医药

关键词:国内第一家通过并购成立的外商独资医药商业企业

事件回放:

9月19日,商务部正式批准美国美华医药公司全资并购北京万维医药有限公司。这是自2004年12月11日起国内医药分销领域放开后,国内第一家通过并购方式设立的外商独资医药商业企业。

美华医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医疗投资业务的美国上市公司。据美华医药公司总裁助理王晓光介绍,该公司具备国际医药商业运作与管理经验,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实力。美华医药希望能从中国医药商业领域变革和发展中找到商业契机。

美华医药先是全资控股了一家国内医药咨询公司,并更名为北京美华美咨询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药品注册、市场策划及临床推广。之后,美华医药在国内医药产业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2004年年底,美华医药就开始和北京医药集团接触,双方达成意向:由美华医药全资收购北京医药集团旗下医药商业公司———北京万维医药有限公司,随后,并购意向报商务部审批,但由于国内尚没有这种医药商业企业并购先例,因此此桩并购项目直至今年9月份才得到商务部的批准。

被并购的万维医药的前身是北京市医药总公司物资供应公司,曾经是北京市前十大医药商业公司和中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但由于经营决策失误和企业机制束缚发展等原因,万维医药近年来经营状况跌入低谷。

王晓光表示,美华医药看中了万维医药多年来积累的销售网络,将通过进一步投资,提升万维医药的管理水平和网络建设,最终将其打造成“全国总代理”的角色。美华医药还将在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继续收购或控股医药商业公司,逐步扩大分销网络,全面满足上游客户的需求。

未来,美华医药规划的商业模式是:整合万维医药和美华美咨询公司的资源,为有兴趣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医药中小企业提供从新药注册、临床组织、市场策划到临床推广、物流配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记者点评: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华医药是以一个外行业或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国内医药行业的,虽然,并购万维医药后,拥有了第一家外资独资医药商业企业的身份,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万维医药只是美华医药介入国内医药行业的一着棋。“一站式服务”模式道出美华医药的入市“野心”,美华医药把自己设计成为了一个国际中小药企进入国内市场的窗口,并非仅限于在医药分销领域打拼的商业公司,医药商业更大程度是美华医药在整体布局中的一条通路。

案例三: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完成注册

时间:2005年10月

主角: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

关键词:国内首家日本独资医药商业企业

事件回放:

今年10月份,一家日本独资的药品批发企业在中国完成注册,名称为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由3家日本公司阿尔布莱沙、伊藤忠商事、日本三九制药共同出资组建,其所占股权比例分别为15%、15%、70%,总部设在广州,预计明年1月份开始运营,主要业务是将日本的处方药、OTC、保健品和化妆品引进中国市场,并批发至下游相关领域。这是株式会社日本三九制药的CEO兼社长西村一郎告诉记者的消息。

据西村一郎介绍,由于药品从日本进口至中国市场的报批注册手续比较复杂,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加紧进行相关工作。而由于化妆品进口手续相对简单,预计新公司的业务将从化妆品经营开始着手。

谈到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时,西村一郎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说,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关键看其能否开发和引导市场,“但是中国市场与日本市场差异很大,我们的规划很好,但能否实现还很难说”。

记者点评:

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成立的最大亮点是它是一家外商独资的医药批发企业。这表明,与中国市场地理位置接近的日本非常渴望“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与其国内市场饱和、竞争激烈有关。但是与中国传统的医药批发企业不同的是,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不是“买全国市场,卖全国市场”,而是只卖日本的产品,而且除了卖药品之外,还卖化妆品。由于经营模式不同,日美健(中国)有限公司的成立对中国的医药批发企业冲击或许不大。但是中国医药商业副会长朱长浩分析认为,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当外资试水中国市场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只要有利可图,经营中国的药品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案例四:华钟高科医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

时间:2005年11月25日

主角:中日合资企业华钟高科医药(北京)有限公司

关键词:日资进入中成药分销领域

事件回放:

11月25日,中日合资企业华钟高科医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该公司由日本钟纺株式会社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股权比例为日本钟纺株式会社占65%、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占25%、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占10%,主要业务为天然药物、医药品、中药材、中成药提取粉末、保健食品等产品的批发及进出口。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以医药生产经营和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其下属的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是集中药材、饮片、提取物、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则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医药及相关产品国际贸易和国内销售的医药外贸公司。日本钟纺株式会社是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知名企业,业务涉及纺织、化妆品、药品及食品等多个领域,为目前世界上能够解决植物提取物农药残留问题的三家公司之一。

早在1988年,日本钟纺株式会社就与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和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在青岛合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其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市场。为适应中国及国际植物药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双方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再次联手在北京设立合资企业———华钟高科医药(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副董事长张洪亮出任华钟高科医药(北京)有限公司第一任董事长,他介绍说,新公司初期主要销售日本钟纺公司在中国注册的药品和保健品,以及目前青岛华钟的产品。根据规划,华钟高科医药(北京)有限公司将以北京分公司为市场推广和销售中心,今后还将在青岛市皇岛开发区设立现代化的中药生产企业,并准备将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纳入旗下统一运营。

记者点评:

华钟高科医药(北京)有限公司的成立值得业界关注的地方在于:该公司的合作双方此前在医药工业领域就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合作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且主要业务是卖日本公司在中国注册的产品以及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可以看出外资在进入中国医药商业领域时仍持谨慎的试探性态度,而且是与其工业链条紧密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