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热门如今冷冷清平价药店市场落差是否正常

时间
2005-05-16

2000年底,哈尔滨宝丰药品总汇点燃平价之火,随后,平价药店在全国各地呈燎原之势。由于很好地利用了社会舆论对药价的关注,平价药店迅速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其西进东征之路所向披靡,并因之确立了市场地位。

然而四年后的今天,当普通百姓习惯了身边出现的各种以“平价”名义冠之的新兴药店时,平价药店不再拥有“眼球效应”。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毛利的走低,目前不少平价药店处于亏损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行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意识到:平价只能是一种阶段性战术,无法成为一种长期的战略。而事实上,即使是现在发展良好的平价药店,有不少也已经警醒:如果不能突破发展的诸多瓶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很可能几年后不得不“拱手让人”。

危险的供应链条

2004年10月30日,益丰大药房在上海中心城区开出了首家平价药店。然而在开业的第二天,总经理刘湘岳还没有从首日营业额突破60万元的喜悦中走出来,就遭遇了药品断货的冰火两重天。在这之后被“卡”住脖子的,还有北京的“天天好”和“德威治”等等许多平价药店。事实上到了现在,断货后空空的货架已经成为了平价药店发展中必然出现的标志性画面。

“这里面反映出的就是物流问题。”湖南老百姓大药房执行总裁石展提到的物流还包括信息技术、品类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国外企业的物流可以做到80%的商品不需要库存甚至零库存,这直接得益于他们上下游快速反应形成的高效供应链,而我们目前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于企业库存或单方物流配送支持,供应的链条还没有真正形成。”石展进一步解释说,尽管她认为物流问题有待于整个社会环境的改观,但是毫无疑问,“供应链的断裂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北京德威治大药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奇峰也表示了对于健全物流缺失的担忧:一方面,能够适应药品零售业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和形成;而另一方面,药店数量迅速增加,进货、存货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等的复杂程度也大大增加,供应链的断裂对于企业现代发展的掣肘会越来越明显。

“随需应变”——这是IBM在它各种版本的广告中向我们传达的企业发展理念和美好愿景,而成为灵活机动、反应敏捷的“灵动型”企业也是所有现代大型企业,尤其是现代大型连锁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有药品零售业内专家指出,要想成为“灵动型”企业必须首先实现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因为任何现代企业都处于产业链中,你自己“灵动”了,但你的上下游伙伴如果反应迟缓,那么你面对市场就不可能反应敏捷。只有实现了与自己产业链上所有伙伴的实时信息共享和战略合作,以一个整体去服务最终客户,才能实现市场表现的“灵动”和“随需应变”,这是我们的企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必须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头痛的门店管理

在平价药店迅速扩张的同时,门店管理的问题也摆在了所有经营者的面前,品类管理、品种结构不合理困扰着所有药店经营者。当门店从一两家扩展到20家、30家、50家,对遍布全国各地的门店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就显得非常必要也异常困难。

在北京第一个扛起平价大旗的德威治大药房总经理张玉宽认为,品类管理涉及到企业准备把药店办成什么样,将为消费者提供怎样的服务,让百姓怎么样推崇、信任你的品牌等问题,所以零售企业必须明确自身品类发展的方向,如果连这一点都解决不好,那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无从谈起。

山西万民大药房董事长程建华指出,像所有的零售业态一样,平价药店遭遇的门店管理问题非常之多。同样被困扰的还有海王星辰的总经理钱舜尧——“这个问题令我很头痛,药品品种这么多,什么是优势品种,什么品种能给药店带来好的回报率,努力与药厂谈判期望获得一个好的采购价,努力筛选优势品种,不断淘汰不盈利的品种等等,这是个很复杂和烦琐的品类管理系统工程。”

对于现今平价药店的连锁热潮,张玉宽认为,字号门面的统一很容易就做到,但它与连锁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管理、统一配送之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事实上,现今连锁店铺架构又是多样化的,直营、控股、加盟都有,这给经营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上海益丰大药房副总经理罗毅认为,几种店铺形式中,管理难度最大的就是加盟店,因为这种形式对于股本和人员素质都不好控制,现实中,能在加盟店中做到物流控制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平价药店选择了“商超”的发展方向,所以,门店防损工作也成了管理者头痛的问题之一。广东金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浩涛除了每天管理机构运作,还不得不应对药品超市中屡屡发生的药品被偷和被损坏的麻烦事,“盗窃分子现在都是七八个人团伙作案,我们常常会在店里看到这些‘熟面孔’,但是由于国家法律对这些惯偷还没有特别好的惩戒办法,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郑浩涛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尽管现在成立了“防损部”,将损耗率从原有的千分之五降到了现在的千分之一,但每个月无故损失货值万余元的药品还是让他挠头,而这样的问题也正困扰着更多平价药店的老总们。

与普通的传统药店比较,平价药店具有经营场地大、售货人员多、开架式销售等前所未有的特点,这给药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平价药店在开办之初在进货渠道、现场管理、药品存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但受抢占份额的心理支配,他们急于进入市场,而无暇顾及这些,但“先天不足”为日后的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

短视的经营策略

嘉信光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级咨询师张骏一针见血地指出,平价药店用降低品牌药价格的办法来吸引客流,靠高毛利品种获利的做法,是目前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最大问题。他说,国外药品零售业通常会从成本上找利润,而我们的企业很少做零库存管理,只是一味追求高毛利品种。

深圳市金活医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从选一直关注着平价药店的发展,他说,目前平价药店牺牲知名品牌的做法在业内相当普遍,由于该类药品购买量大,价格敏感度高,药店甚至不惜进行特价促销以带动其他品种的销售。与此同时,低价销售许多县级小厂生产的药品也是不少平价药店常常采取的经营策略,他们试图用这种降两头、抬中间的办法不断强调和巩固“平价”的概念。

辽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认为,药品零售商与药品生产企业间应该建立一种互信的长期合作关系。平价药店实施低价策略的前提是能够直接从厂家进货,降低成本。只有建立起同上游厂商尤其是知名厂商的战略协作关系,才能从货源做到保质、保量、低价、及时和稳定供应。但是,目前,用牺牲品牌产品来带动非品牌产品获取利润的销售策略在平价药店中渐成趋势。在这样的模式中,品牌药品不过是诱饵,为的是把顾客吸引进药店,其他的品类才是利润点。而平价药店一方面要依靠与大厂合作,另一方面又要牺牲人家的产品,如何协调这对矛盾已成为平价药店面临的一大课题。

另一方面,影响平价药店健康发展的还有人员管理问题,李从选说,现在平价药店中自己的营业员非常少,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是从厂方派来的,店方对他们收取管理费和服装费等费用。通常,厂方的促销员都是带着销售任务的,这就决定了他在售药时肯定会竭力推荐自家的药,贬低别的药,“但是,药品毕竟不同于其他的商品,这种不公平竞争尤其不应该出现在药品的售卖行为中,这不仅不利于公众的安全用药,对药店的品牌和形象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不无感慨地说,“药是不应该这样卖的。”

“从起初遭到同行业质疑,到现在人们的认同,我一直认为平价药店这一新生事物有着他强大的生命力。要败,则只能败在自己的管理不善上。”钱舜尧认为,“中国药店经过一轮价格风暴之后,又回到了零售学最基本的课程上,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运营效率、节省运营成本。”

看来,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审视之”、“慎度之”、“勤改之”是平价药店能够采取的最有效的“自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