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医药企业上演股票上市的"巅峰时刻"

时间
2005-01-07

对于中国医药行业而言,2004年毫无疑问是风云激荡的一年。如果要从这一年发生的林林总总的事件中寻找对医药行业未来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亮点,那么,医药企业“鱼贯而入”上市便不得不提。

据统计,从2004年2月26日千金药业获准首发新股,到2004年9月9日双鹭药业登陆中小企业板挂牌交易,医药行业2004年先后有千金药业、益佰制药、康恩贝、武汉健民、马应龙、春天股份、新和成、现代制药、华邦制药、华兰生物、威尔科技、鑫富股份、京新药业、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双鹭药业等16家医药企业首发新股跻身资本市场。医药行业刮起的“新股上市风暴”,一次又一次猛烈地冲击着资本市场,创造了医药企业上市的历史记录。

正因为2004年医药企业上市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使医药类上市公司总数量激增。目前,深沪股市上市公司有1376家,医药类公司所占比例大约为10%,已成为深沪股市十分重要的板块。

而对于医药行业来说,随着资本源源不断地输入,带动了相关医药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规模经营,促进了医药行业结构、品种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而助推了医药经济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

2004年医药企业蜂拥上市呈现以下五大特点。

行业类别大体均衡

与国外医药行业相比较,中国医药行业除了具有国外医药行业的一般性,拥有如化学药物、生物制品、生物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及生化试剂、生物及基因工程试剂、医疗器械等众多子行业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有代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瑰宝中药等。

分析2004年新上市医药类公司,16家医药企业在安排上基本反映了医药行业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照顾了各子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体现了对高新技术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扶持、鼓励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而从医药行业发展的全局看,安排医药行业各子行业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均衡上市,有利于医药经济整体平稳地向前推进。

统计显示,在16家新上市医药类公司中,中药企业有5家,它们是:千金药业、益佰制药、康恩贝、武汉健民、马应龙;化学制药企业有5家,它们是:新和成、现代制药、华邦制药、鑫富股份、京新药业;生物制药企业有5家,它们是:春天股份、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双鹭药业;医疗器械1家,即威尔科技。

上市数量“东多西少”

由于历史的缘故,我国宏观经济大致上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较突出。

而医药行业发展分布状况与宏观经济格局基本一致。2004年医药企业上市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亦印证了三大区域医药经济的分布情况、发展状态以及走势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统计显示,在16家新上市医药类公司中,有9家来自东部地区,它们是:康恩贝、新和成、现代制药、鑫富股份、京新药业、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双鹭药业、威尔科技;有5家来自中部地区,它们是:千金药业、武汉健民、马应龙、春天股份、华兰生物;仅有2家属于西部地区:即来自重庆市的华邦制药和来自贵州省的益佰制药。

这种医药企业上市“东多西少”的特点,既反映了医药经济发展的失衡状况,又给医药行业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中西部医药企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加快追赶东部发展水平,提出了值得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研究课题。

地域板块特征明显

或许是一种巧合,2004年医药行业新上市医药类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板块特征,例如“武汉板块”、“浙江板块”等。

武汉医药行业在中国医药行业处于中游水平,就地理位置讲,有得天独厚的九省通衢的水陆空交通优势;而就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其科研教育综合实力在全国排位靠前。奇怪的是,自创办股市以来到2003年底,武汉竟然没有一家医药企业通过改制或重组直接跨入资本市场。2004年上半年,武汉健民、马应龙、春天股份在短短3个月内先后成为上市公司,一举形成医药行业新的地域板块——“武汉板块”,并且将在中国经济“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深沪股市,“浙江板块”原本就是一个颇具规模、并有相当影响力的医药类公司群体。2004年中期,继康恩贝在主板上市后,随着中小企业板“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和成、鑫富股份、京新药业等浙江民营企业“结伴”登陆中小企业板。“浙江板块”2004年得到充实壮大,显示了浙江医药经济的现有实力和潜在后劲。

民营药企赢得尊重

2004年,从某种角度上讲,可谓民营医药企业“扬眉吐气”的一年,在中国资本市场,民营医药企业的地位从来没有达到如此高度,民营医药企业亦从来没有受到如此尊重。

2004年3月至6月,益佰制药、康恩贝、春天股份相继跻身主板市场。

时至5月末,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的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运作,给民营医药企业享受与国有医药类公司同等的直接融资待遇,创造了难得的市场条件。

据统计,从新和成6月8日荣膺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到9月9日双鹭药业成功上市,新兴中小企业板共接纳中小企业上市公司38家。其中,来自医药行业的民营中小医药企业达9家,它们是:新和成、华邦制药、华兰生物、威尔科技、鑫富股份、京新药业、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双鹭药业。医药类公司占全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3.68%,成为中小企业板最大的行业板块。

可以预计,2005年仍将有医药行业的中小企业登陆中小板,而中小医药企业特别是民营医药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未来将成为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医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生一代“英雄”辈出

历数2004年医药行业新的医药类上市公司,16家医药企业大都属于成长型企业,资产质量整体优良,品种技术优势突出,经营业绩保持良好。

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16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明显高于深沪股市上市公司同期每股收益平均值,其中,9家中小企业板医药类公司1至9月每股收益平均达0.35元,高出深沪股市上市公司同期平均值66.2%。

事实上,16家新上市医药类公司中不乏医药行业子行业的佼佼者。例如,新和成是仅次于瑞士罗氏的全球第二大维生素原料药制造供应商;华兰生物目前在全国血液制品行业规模经营名列前茅;京新药业在国内喹喏酮类原料药领域独占鳌头;科华生物在内地临床诊断试剂领域实力强大;而马应龙则凭老字号马应龙麝香膏、栓系列在治疗痔疮疾患方面独领风骚。

跨入资本市场预示着,2004年新上市医药类公司中不少企业可能会成为未来医药行业的“黑马”,变成医药经济增长的“领军人物”,有的企业甚至可能成长为医药行业的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