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何时"出线"?本土药企难破哲学难题

时间
2004-07-07

世界上很多地方,标着“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屡见不鲜,但大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商品,例如鞋帽、服装、玩具等等,而不少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却很难带着“中国制造”的标识走出国门,其中就包括制剂药品,人们禁不住要问——"中国制药"何时"出线"?

“洋女婿”当为先锋

中国生产的制剂药品登上世界舞台应该有两条路:一是研发出有完全拥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借专利产品的优势,占领全球市场。不过这条路对目前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研发投入少、缺乏研发经验的本土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第二条是“曲线救国”的道路,就是通过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首先成为世界药品的生产基地,在世界药品供应链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获取更多的利润,然后再逐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新药研发投入,积累研发经验,争取最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由此慢慢地切入制药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良性循环中。目前全球制药业正处于资源重新整合的阶段,生产基地正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为中国制药成为世界药品的生产基地提供了外部机会。在这个时候,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工厂——“倒插门”的“洋女婿”们,在打开国际市场方面为本土企业做出了榜样。

“洋女婿”与本土企业相比,在开辟国际市场方面具有两点优势:第一,这些工厂的硬件配置和生产过程管理是与其全球总部的要求相一致的。记者采访了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惠氏等8家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药厂,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在中国药厂生产的药品与世界上其他地方工厂的产品相比,品质是一致的,有些企业甚至表示中国药厂生产的产品质量还要好于本集团其他药厂的产品;第二,这些跨国企业本来就已经开辟了全球市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销售办事处,剩下来的问题只是由设在哪个国家的工厂来提供产品罢了。

惠氏中国工厂已经成功地成为了该集团亚太地区的制造和供应中心,产品除了提供给中国市场外,还供应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国外市场。该厂的眭金国厂长介绍说,国外对标着“中国制造”的药品缺乏了解和认可,一开始惠氏中国工厂的产品出口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服务水平是最终的决定因素,通过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完善售后服务,从2001年7月第一批钙尔奇片剂出口澳大利亚开始,惠氏中国工厂生产的钙尔奇片剂的出口量和出口产品规格逐年增加,2003年出口量已经超过了200万片,接受“中国制造”药品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了。

除了惠氏以外,阿斯利康中国工厂生产的一部分粉针剂也供应欧洲市场,该厂的生产副总裁简·安德森表示,在产能允许的前提下,他们会考虑将更多的产品供应中国以外的市场。南京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的单济中副总经理更是欣喜地告诉记者,在该集团的产品统一规划中,南京欧加农工厂有望取代爱尔兰工厂,成为该集团生产宫内节育器的全球惟一供应工厂。

本土企业难破哲学难题

有一个有趣的哲学难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说先有鸡,鸡是从哪里孵出的呢?说先有蛋,蛋是谁生的呢?对于不少中国本土的制药企业而言,也面临着一个类似的难题。

全球制药业的整合确实为中国成为世界药品的生产基地提供了可能,但是,中国企业生产的药品想要在澳大利亚上市,首先要通过澳大利亚的TGAGMP认证(此认证也被一些亚洲国家认可);在美国上市要通过FDA认证,工厂要符合CGMP要求。可通过这些认证,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于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很多企业就面临着一个“先投入还是先收益”的问题。先投入吧,花了一大笔钱,即使通过了认证,可谁又能保证一定可以打开海外市场呢?可不投入肯定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先收益吧,如果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就只能在国内有限的市场中恶性竞争,市场回报越来越小,利润越摊越薄,而且错过了机会,最终可能根本就无力进入国际市场了。如果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习惯了标签上的“印度制造”,“中国制药”“出线”的希望也许就更小了。

一家跨国制药企业的厂长告诉记者,在制药行业里有两个循环,在研发上是“原研制、高投入、高回报”和“仿制、低投入、低回报”的循环;在生产上是“高质量、高竞争力、全球大市场”和“低投入、缺乏竞争力、本土小市场”的循环。中国本土的制药企业,一定要避免进入后一个恶性循环。研发实力不行,就要通过成为生产中心来扩大企业规模,逐步积累资金和研发实力;一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有困难,就先做到本土企业中质量最好的,争取国际上委托加工的订单;国际上的委托加工没有完全放开,就要争取国内委托加工和OEM加工的订单。总之,中国本土的制药企业一方面要志存高远,眼光紧盯国际市场;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从真正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做起,这样才有“出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