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介绍,自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项目的实施,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服务基础明显巩固,服务地位不断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看中医方便,看中医好”中医药服务的健康需求、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显著提高。
基层中医服务网络趋于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国76.7%的县级地区设立了公立县级中医医院;87%的县级综合医院和64%的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设有中医,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8%的村卫生间设有中医诊疗设备;县级非公立中医医院5473家,门诊部3544家,诊所6家.3万家,21382家中医诊所备案。以县级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医疗机构为骨干,社会中医医院、中医诊所、诊所补充基层中医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加强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各地采取规范化培训、订单培训、定向招聘、返聘、中医人员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培养和引进中医药人才,丰富基层中医药队伍,提高现有人员的能力。“十三五”期间培训合格中医(助理)全科医师4人.招生培训中医专业农村订单2万人,免费医学生1人.3万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中心、村卫生中心中医总数18人.比2015年15万39万人.64万人增加了2.75万人。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支持约850家县级中医药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500家县级中医药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和所有原贫困县中医药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显著提高了县级中医药医院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保持健康,发展疾病治疗、康复等多元化服务。到2020年底,85.8%的家庭医生团队能够提供中医服务,中医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赵文华介绍,“十四五”在此期间,为了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升级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高质量、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巩固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基础,大力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的科宣传。
赵文华表示,针对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和示范县,“十四五”在此期间,开展示范市(县)创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批先进典型,在促进基层中医药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和突出亮点,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同时,总结和挖掘当地中医药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实践,促进我国基层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赵文华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示范市(县)管理措施和建设标准,将有序开展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评价工作,以创建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为载体,实施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创造更多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经验。
据悉,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1168个县级地区成立为全国县级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78个地级地区成立为全国市级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