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中医骨科泰斗刘柏龄逝世,享年96岁

作者
中医世家
时间
2022-06-05

国医大师

中医骨科专家。

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刘柏龄,天池伤科流派第三代传承人。

因病治疗无效。

长春死于2022年6月5日2时44分。

享年96岁

刘白岭,中医硕士,吉林省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教师,中国第一位中医骨伤名师,20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国家华佗金像奖、吉林人才奖获得者。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教师荣誉称号,中国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模范称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成就奖。他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了23篇医学作品,获得了9项科研成果。

刘柏龄教授一生从事中医骨科研究,从事医学工作70余年,任教60余年。他崇尚肾主骨的理论,提出治肾即治骨的学术思想,形成了当代补肾学派,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年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疫区隔离圈,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面对面治疗。

他是当今中医骨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肌腱损伤学》、《中医骨病学》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专业规划教材的总主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研究生系列八本教材总主考。

不顾个人利益,他提供了治疗骨折的秘方接骨灵,以及自己开发的骨质增生丸、强骨伸筋胶囊、健骨宝胶囊、复合肢体胶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你的职责是什么,就是治病救人。国家已经支付了。你想要什么?当记者得知刘柏龄免费向他的单位和制药厂捐赠了他祖传的秘方和许多药品时,他平静地说。

回顾刘柏龄的一生,道德、良知和对中医的热爱一路支撑着他。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刘柏龄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医生,什么是医生的责任。只有了解他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了解他的生活。刘柏龄给我们上了一课。这门课叫做医生的奉献和责任。

出生于中医世家。

刘伯龄的祖籍是山东莱州。他的祖先有一位高级官员。后来,官场变得越来越黑暗。如果他粗心大意,他将因为政治斗争而摧毁自己,甚至摧毁九个家庭。因此,刘家家族制定了规则们尽量不进入官场,从事技术职业谋生,相信千家万户胜于瘦身的原则。清朝光绪年间,莱州干旱,没有收获。以行医为业的刘氏二兄弟闯入关东,来到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在这里定居。他们开了一家中医诊所,一家养家,另一家解决了人们的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二兄弟的年轻一代已经深深扎根于扶余。1927年,刘柏龄出生。他的名字来自他的祖父。柏树是常绿树。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像柏树一样强壮长寿,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继承家族事业,让它发扬光大。

所有药物的性质都有自己的优点。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君臣佐使,用于心。相反,如果你害怕邪恶,你可以看到好运和坏运气……明代医学家龚廷贤编撰的《药性之歌》《四百味》,小柏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年轻的刘柏龄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记忆力超群,基本过目不忘。6岁时,他背诵了《三字经》、《百家姓》、《千玉文》。

背完《药性歌》四百味,背完《药性赋》和《汤头歌诀》。《药性赋》中的寒性药、热性药、温性药、平性药;《汤头歌》中的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刘柏龄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熟了。

有一次,刘伯玲的叔叔从药店拿回了一个完整的龟甲和龟甲,让刘伯玲确定哪个是龟甲,哪个是龟甲。他看了很长时间,翻了两个黑壳,掉了下来,仔细地认出了它们,但他就是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叔叔笑着说:我知道你读了很多书。这些书对你来说几乎是一样的,但你不能背诵。你必须把它们与实际的事情联系起来,这样你才能在行医时使用它们。然后拿起龟甲和龟甲,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和药理作用。

然后,叔叔告诉他: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但也不能得过且过,不求解。我们必须扎实地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学到一些东西,并应用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千万不要马马虎虎,每一种药都和人的生命有关!

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一九四六年,在征得奶奶同意后,刘柏龄在三岔河镇挂上了中医诊所的牌子,开始了独立行医的生涯。

刘伯玲早上在诊所看病,下午骑自行车到农村巡逻。在巡逻期间,刘伯玲发现儿童患病人数相对较多。面对儿童的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父母不知道如何应对。

经过长时间的访问,刘柏龄想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解决农村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他用祖传配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准备了一系列儿科药物,如治疗儿童惊悚片的赤金散、治疗儿童腹泻的特效药扶脾散等。

1947年初,政府成立了扶余十八区(三岔河)

在中西医师联合会,刘柏龄被吸收为会员。同年,当地鼠疫传染病流行时,政府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防治。刘柏龄作为会员,按要求进入疫区面对面治疗传染病患者。

当他得知他要去疫区时,他的家人很害怕。因为他的叔叔刘秉衡死于抢救传染病患者,这次让刘百龄抢救传染病患者,他们什么也不同意。

但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不冲到第一线,那就像一名士兵在战场上作为逃兵一样可耻。刘柏龄最终说服了顾大局、了解大局的奶奶。

出门的那天早上,奶奶亲自下厨房,给刘柏龄煮了一袋鸡蛋,妻子李桂珍更是忧心忡忡。没想太多,就匆匆告别了亲人,刘柏龄药箱出发了。

幸运的是,这种传染病的流行范围并不大。由于政府部门措施有效,防治及时,仅两个月就得到控制。刘柏龄安全顺利地回家了。

成为长春中医学院骨干。

就在刘柏龄专心研究利用中药治疗鼠疫的时候,县卫生科来通知刘柏龄报考吉林省长春市中医学院。到了学校,刘柏龄才知道,大部分能来这里学习的学生都是赤脚医生,在当地有过和他一样的行医经验。

1956年10月,学习结束。毕业考试时,刘柏龄在全校排名第三。由于品学兼优,刘柏龄毕业后留校。

1958年,刘柏龄到北京中医药学院学习。两年后,他毕业了。他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学院领导的认可和欣赏。医院领导想留在北京中医药学院任教。但刘柏龄不同意。他认为是时候回到母校了。不管母校的条件有多艰苦,他都愿意接受挑战。

刘柏龄回到长春时,正值暑假。但他一天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去学校报到了。当时,吉林省长春市中医学院改名为长春市中医学院。主持工作的副校长济舟钦佩刘柏龄放弃北京慷慨待遇的做法,并要求他担任中国医学史教研室负责人、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五官科教研室主任。当时,中医外科教研室包括溃疡、骨伤、皮肤和肛肠。它是医院最大的中医教研室,也被称为大型外科教研室。

精心编制中医教材。

当时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教材,尤其是《中医史讲义》和《正骨学讲义》。学校决定由刘白龄主持编写急需的教材。暑假期间他没有休息一天。在编写《中国医学史讲义》时,他主动咨询胡永生先生一起编写。因为有初稿,写得很顺利。然而,在编写临床课程《正骨学讲义》时更麻烦。他咨询了很多信息,花了很多麻烦。同时,他参考了胡黎生先生在省校学习时编写的《正骨学讲义》。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内容,基本形成。

《中医伤害科学》教材应用了10多年,不仅是本科生,也是硕士生和博士生。1996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在长春召开会议。与会者要求重新编写适合现代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版《中医骨伤科学》教材,于是组织全国18所中医院校专业骨伤科教师组成编写小组,推荐刘《中医骨伤科学》主编。该教材于1998年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96~1998年,刘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制的《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筋伤科学》、《中医骨病科学》四部骨伤专业规划教材,并担任这四部教材的总审。

2004年,由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和全国19所高校组织编制了一系列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研究生教材,包括《骨伤科基础研究》、《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骨伤科文献研究》等8部。2005年9月,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5年底,刘白龄接受了由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协会组织编写的《国际高等中医院校(中英文版)系列教材》和《中医骨伤科学》的任务。

国内首创新药研发。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骨质增生的认识不是很清楚。当时临床上多称为增生性(增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或退化性关节炎。

刘白龄发现,大多数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都是工人和农民。来自旧社会的体力劳动者在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也有一些年轻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接受了中西医的长期治疗,但疗效并不明显,患者的疼痛难以缓解。这种病变,西医不认为是一种疾病;部分造影术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只能手术治疗。

看着许多患者被这种疾病折磨了几年,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无休止地忍受疼痛,轻骨关节僵硬,重骨刺或骨桥形成,巨大的疼痛难以忍受,甚至失去了工作能力,刘白龄非常心痛。他咨询了大量的信息,并仔细探索,并根据他的肾即骨理论制定了骨增生丸的配方。

在长春中医药学院药理学研究室,刘白龄用骨质增生丸复方剂和各种单味药物的水醇提取物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对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骨病有较好的疗效。在省科委、省卫生厅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中,专家认为该药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药物。该组方成功开发的骨质增生丸是中国第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特效新药。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万骨质增生患者成功治愈,总效率超过90%。199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献祖传秘方。

为了提高骨折的治愈率,刘白龄在20世纪80年代初做出了重要决定。他主动提出了他家三代治疗骨折的接骨秘方接骨精神。该药主要是血肉蜥蜴,结合植物药物的骨碎补。提取成片后,改名为接骨续筋片。

该药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家兔实验性骨折痂中的胶原蛋白和钙含量在7天内与对照组非常接近,14天和21天大幅增加,特别是药物组,两组有显著差异。这表明,给予接骨精神对促进家兔实验性骨折愈合有积极影响。1984年,接骨续筋片通过了省级科研成果的鉴定。经长岭制药厂批量生产。

在研究骨折和骨质疏松症的同时,刘柏龄还发现有许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当时的医学水平通常很难根除。为此,经过数百次精心筛选药物,两年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刘柏龄终于出现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新药——风湿性福音丸(原名白山蘑菇药或蘑菇丸)。通过对数万名患者的临床观察,其疗效准确,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可靠。1985年,该药物通过了省级科研成果的鉴定。1987年,该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骨质增生口服液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瘫痪抗生酒,1992年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强骨伸筋胶囊、健骨宝胶囊、复肢胶丸均获省科技进步和国家科技奖。

不为个人谋私利。

刘柏龄的一系列临床发明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如果自私,刘柏龄可以转让或出售这些发明专利,但他没有,而是免费将骨质增生丸处方献给了制药厂。长春五家濒临破产的制药厂因生产骨质增生丸而扭亏为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74年,当刘白龄到广东佛山做报告时,他免费将处方献给了当地的制药厂。后来,广州中医药学院的制药厂将其改为抗骨增生丸和骨仙女片。目前,我国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很多,但这些药物大多是基于骨增生丸的配方。

一些著名的制药厂私下找到了刘柏龄,想花很多钱购买他的一些科研发明专利,一些制药厂聘请他担任高薪的医疗顾问。此时,刘柏龄想到了长春中医学院和他终身奋斗的附属医院。他认为这是他成长的最坚实的沃土,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因此,无论诱惑有多大,他都不会动摇,而是有利于他奋斗的沃土。

如今,他仍然每周出诊三天,像几十年前一样平静地生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大医的真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