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杜仲丸
千金保孕丸(《古今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
杜仲(炒)续断(酒浸)各等分
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肾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背痛者。
每服70丸,用酒或米饮送下。
《医学人门》卷七:杜仲丸
杜仲 龟版 黄柏 知母 枸杞子 五味子 当归 芍药 黄耆 故纸各30克
炼蜜同猪脊髓和丸,如梧桐子大。
补肾滋阴,益气养血。主肾虚腰痛,脉大虚。
每服8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圣惠》卷三十:杜仲丸
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远志3分(去心),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1两半(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羌活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劳损腰脚疼痛,少力。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四十四:杜仲丸
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萆薢1两(锉),羌活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3分,芎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细辛3分,五加皮3分,石斛3分(去根,锉),续断2两,当归3分(锉,微炒),五味子3合,槟榔3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经虚损,风冷乘之,五种腰痛。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千金》卷十九:杜仲丸
杜仲2两,石斛2分,干地黄3分,干姜3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肾。主肾虚腰痛。
每服20丸,酒送下,日2次。
《千金方衍义》:干姜行地黄之滞,则补而不壅;石斛助杜仲之强,则健而益壮。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杜仲丸
杜仲(去粗皮,称用,麦麸炒黄色,去麦麸不用)2两半,牛膝(酒浸1宿,晒干)2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控出,趁湿润研破,晒干)2两半,续断(酒浸1宿,晒干)2两半,木瓜(切碎,晒干称)2两半,萆薢(炒黄色为度)2两半,金毛狗脊5两半(出毛净称,用好米醋于砂铫内煮,切片子,焙干)。
上为细末,用好醋煮糊为,如梧桐子大。
风疾及腰肾风虚脚气。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3次。
忌鸡肉。
《普济方》卷三四三:杜仲丸
杜仲(去粗皮,炙,锉)3钱,防风(去叉)3钱,附子(炮裂,去皮脐)3钱,石菖蒲3钱,桔梗(炒)3钱,秦艽(去苗土)3钱,细辛3钱,肉桂(去粗皮)3钱,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炒)3钱,半夏(汤浸2-7次,焙)3钱,沙参半两,熟地黄(焙)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月见效。
《圣惠》卷七:杜仲丸
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续断1两,丹参半两(去芦头),萆薢3两(锉),芎半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3分,海桐皮3分,干蝎3分(微炒)。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
每服30丸,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普济方》卷三四二引《肘后方》:杜仲丸
杜仲不计多少。
去粗皮,细锉,瓦上煿干,捣罗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妇人胞胎不安,并产后诸疾。
每服1丸,烂嚼,以糯米汤送下。
《济阴纲目》:胎系于肾,故用杜仲补肾。
《圣惠》卷四十四:杜仲丸
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1两(锉),细辛1两,丹参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当归1两(锉,微炒),羌活1两,桂心1两,槟榔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酸枣仁1两半(微炒),大麻仁2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风虚气滞腰痛,强直不能俯仰。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济生》卷七:杜仲丸
杜仲(去皮,锉,姜汁浸,炒去丝)1两,川续断(酒浸)1两。
上为细末,枣肉煮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养胎。主妊娠2-3月,胎动不安。妊娠腰背痛。
千金保孕丸(《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保孕丸(《医钞类编》卷十七)、续杜丸(《产孕集》卷上)。
《瑞竹堂方》卷一:杜仲丸
莲肉(去心)4两,龙骨7钱半(新瓦上煅,另研细),益智仁1两,破故纸(炒香)1两,茴香1两(微炒),牛膝(去苗)1两(酒浸),白茯神(去皮木)1两,杜仲(去皮,锉碎,酒浸,炒断丝)1两,菟丝子4两,桃仁(汤泡,去皮尖净,炒)1两。
上为细末,用山药4两炙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心肾,益气血,暖元脏,缩小便。壮力。主
每服50丸,枣汤送下,空心食前服。
如欲暖水脏,减去莲肉、龙骨、白茯神,加好醋、酒,兼糟4两,连须葱白4两,苍术4两(米泔水浸1夕,切片),合连须葱白,酒糟捣,淹1宿成饼,晒干,炒令熟,入前药同研。
《圣济总录》卷五:杜仲丸
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萆薢(微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当归(切,焙)3分,防风(去叉)1两,丹参(微炙)3分,赤芍药3分,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1分,石斛(去根,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3分,槟榔(煨)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中风,腰脚不随,骨节酸痛,筋脉拘急,行履艰难,两胁牵痛。
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杜仲丸
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五加皮(锉)1两,狗脊(去毛)1两,山茱萸1两,防风(去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独活(去芦头)1两,山芋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兼补益元脏。主伤寒后,风伤腰胯冷疼。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杜仲丸
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楮实1两,五味子1两,茴香子(炒)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劳,下焦伤惫,目昏耳聋,腰膝冷痛,小便滑数,日渐瘦悴。
每服15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杜仲丸
杜仲(去粗皮,炙,锉)3分,防风(去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石菖蒲3分,桔梗(炒)3分,秦艽(去苗土)3分,细辛(去苗叶)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桂(去粗皮)3分,半夏(汤洗2-7遍,焙)3分,熟干地黄(焙)半两,沙参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杜仲丸
青娥丸、青蛾丸、肾气丸
杜仲(去粗皮,炙,为末)1两,补骨脂(炒香熟,为末)1两,胡桃仁(汤浸去皮,研)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下元,乌髭鬓,壮脚膝,进饮食,悦颜色。益精助阳,乌须,壮脚。主腰疼。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腰痛牵引于胁,脉虚者。
青娥丸(《直指》卷十八)、青蛾丸(《普济方》卷一五四)、肾气丸(《仙拈集》卷二)。
《医略大书》: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故腰痛牵引于胁焉。核桃肉补肾养肝,以滋血海之不足;补骨脂补火荣木,以资精海之空虚;厚杜仲补肾强腰。兼培肝络也。丸以青盐之补肾,下以食盐之坚肾,使肾脏紧固,则真火发育,而肝得养生之令,精血内荣,宁有腰痛连胁之患乎?此补肾养肝之剂,为腰痛连胁之专方。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杜仲丸
五加皮3两,萆薢3两,山茱萸3两,杜仲4两(炒去丝),阿胶(蛤粉炒成珠子)2两,金毛狗脊(炙去毛)2两,防风(去芦头)2两,川芎2两,细辛2两,鹿角屑2两,当归(洗,焙)1两,生干地黄1两。
上为细末,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冲任脉虚,血海虚弱,寒湿邪气客搏胞络,妊娠腰痛,小腹牵连,行步力弱,难于俯仰,小便白浊,昼夜频行。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煎艾汤送下。
《医学入门》卷七:杜仲丸
杜仲1两,龟版1两,黄柏1两,知母1两,枸杞子1两,五味子1两,当归1两,芍药1两,黄耆1两,故纸1两。
上为末,炼蜜同猪脊髓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虚腰痛,动止软弱,脉大虚,疼不已。
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