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活人书》卷十八:赤石脂丸
黄连 当归各60克 赤石脂 干姜(炮)各30克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主伤寒热痢。
每服30丸,米饮吞下,日服三次。
《金匮》卷上:赤石脂丸
乌头赤石脂丸、乌头丸
蜀椒1两(一法二分),乌头1分(炮),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1两(一法一分),赤石脂1两(一法二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乌头赤石脂丸(原书同卷)、乌头丸(《千金》卷十三)。
①《金鉴》:李(攵彡)曰,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于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于内矣。故既有附子之温,而复用乌头之迅,佐干姜行阳,大散其寒,佐蜀椒下气,大开其郁,恐过于大散大开,故复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涩而收阳气也。②《医钞类编》: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而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之泥,赤石脂之涩,以填塞所横冲之新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此炼石补天之精义也。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赤石脂丸
赤石脂半两,白矾半两(烧令汁尽),诃黎勒皮半两,白术半两,黄耆半两(锉),厚朴半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锉),醋石榴皮半两,干木瓜(焙)半两,肉豆蔻(去壳)1枚,干姜(炮)1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小儿赤白痢,腹肚(疒丂)痛,不思饮食,羸瘦。
每服5丸,空心、午后温米饮送下。
《魏氏家藏方》卷六:赤石脂丸
川当归2两半(去芦,酒浸),赤石脂(一色不杂者)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熟干地黄1两(自蒸者。铺中者再蒸),鹿角胶1两(锉碎,炒成珠),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宣州大木瓜1个(重半斤以上者,开一盖子,去瓤,用艾叶填满,将盖子盖定,用小竹针扎定,饭甑内蒸熟,取艾,同前药焙干;木瓜去皮,研成膏子)。
上为细末,木瓜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男子、妇人大病之后,伤损营卫,或发汗吐泻太过,或失血过多,精气亏损,心神恍惚,不得眠睡,饮食全减,肌体瘦弱,怠情倦乏,嗜卧无力,四肢酸痛。
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人参1两,干姜(炮)半两,龙骨3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久泻不止。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赤石脂丸
赤石脂(细研)2钱,肉豆蔻(烧存性)1枚,橡实5枚,莨菪子(淘去浮者,满5橡实中)。
将橡实并莨菪子一处,炒令黑色,与赤石脂、豆蔻同为末,入蟾酥少许,用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小儿胃虚虫动。
每服5丸,米饮送下。虫痛,煎苦楝根汤下。小儿泄泻频服良。
《千金》卷十九:赤石脂丸
赤石脂7分,山茱萸7分,防风4分,远志4分,栝楼根4分,牛膝4分,杜仲4分,薯蓣4分,蛇床仁6分,柏子仁5分,续断5分,天雄5分,菖蒲5分,石韦2分,肉苁蓉2分。
上为末,蜜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久服不老。主五劳七伤,每事不如意,男子诸疾。
每空腹服5丸,日3次。10日知。加菟丝子4分佳。
《卫生总微》卷十:赤石脂丸
赤石脂、干姜(炮)各等分。
上为末,糊为丸,如麻子大。
泄泻虚滑无度。
每服10-20丸,空心米饮送下。
方出《千金》卷四,名见《女科指掌》卷一:赤石脂丸
半夏1两6铢,赤石脂1两6铢,蜀椒1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桂心1两,丹参1两,白蔹1两,防风1两,雚芦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
女入腹中十二疾:经水不时,经如清水,经水不通,不周时,生不乳,绝无子,阴阳减少,腹苦痛如刺,阴中冷,子门相引痛,经来冻如葵汁,腰急病。凡此十二病得之时,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浴,当时取快而后生百疾;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入。
每服10丸,空心酒送下,日3次。不知,稍加丸数,以知为度。
《千金》卷三:赤石脂丸
赤石脂3两,当归2两,白术2两,黄连2两,干姜2两,秦皮2两,甘草2两,蜀椒1两,附子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虚冷下痢。
每服20丸,酒送下,日3次。
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桔梗(炒)1两半,诃黎勒皮(煨)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龙骨1两半,白芷1两,黄连1两(去须),地榆1两,当归1两(切,焙),桂(去粗皮)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木香1两,黄芩半两(去黑心),干姜(炮裂)半两,肉豆蔻1枚(去壳)。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赤白痢。
每服30丸,米饮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半,白矾(烧令汁尽)1两半,龙骨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00枚。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血痔,下血至多。
每服20丸,空心枣汤送下,日2次。以愈为度。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半,干姜(炮)2两,乌头(炮裂,去皮尖)3分,人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3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上为粗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心中寒,心背彻痛。
每服5丸,食前米饮送下,日2次。未效渐加丸数,以知为度。
《圣惠》卷二十八: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石斛1两(去根,锉),肉桂1两(去皱皮),钟乳粉1两,肉豆蔻1两(去壳),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白龙骨1两,人参1两(去芦头),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茯苓1两,诃黎勒1两(煨,去皮)。
上为末,以神曲酒煮,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劳泄痢,肠胃虚冷,饮食不消,腹内雷鸣,(疒丂)痛。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圣惠》卷五十九:赤石脂丸
赤石脂3两,龙骨2两,艾叶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肉豆蔻1两(去壳),缩砂1两(去皮),高良姜1两(锉),干姜1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水泻,心腹(疒丂)痛,四肢逆冷,不纳饮食。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圣惠》卷五十九: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桂心1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水谷痢,积久不愈,下肠垢。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活人书》卷十八。为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引崔氏方“黄连丸”之异名:赤石脂丸
《圣惠》卷四十七:赤石脂丸
赤石脂(好腻无沙者)。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反胃病。
每日10丸,加至20丸,空腹、以生姜汤送下。一法,水飞为丸,如绿豆大,令干,以布揩令光净,空腹津吞10丸,仍先以巴豆1枚去皮,勿令破,津吞之后服药。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干姜(炮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真珠(研细)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积冷在心腹,腹痛短气,胸背痛,胁下有冷气,不能食,如锥刀刺或如虫食,针灸不愈,状如鬼神往来。
每服7丸,加至10丸,米饮送下,日2次。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赤石脂丸
赤石脂1两,艾叶(炒)1两,干姜(炮)3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去汗)300粒,乌梅肉(炒)5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远年冷痢,食物不化,或青或黄,四肢沉重,起即目眩,两足逆冷,时苦转筋。
每服2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赤石脂丸
赤石脂2两,龙骨2两,白矾灰2两,胡粉(研)1两,蜜陀僧(研)半两,阿胶1两(炙令燥),乌贼鱼骨1两。
上为末,令匀,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气虚冷热不调,脐腹疼痛,下痢脓血,日夜频滑,四肢少力,里急后重,不进饮食。
每服20-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