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叶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皱叶狗尾草

拼音注音
Zhòu Yè Gǒu Wěi Cǎo
别名

马草、烂衣草

来源

禾本科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Lam.)T. Cook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功能主治

解毒杀虫,驱风。主治铜钱癣,丹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皱叶狗尾草

拼音注音
Zhòu Yè Gǒu Wěi Cǎo
别名

烂衣草、马草、扭叶草、风打草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 plicata(Lam.)T.Cooke[Panicum plicatumLam.;Setaria excurrems(Trin.)Miq.]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沟谷地阴湿处或路边杂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自华东经华中以至西南各地。

原形态

皱叶狗尾草,多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倾斜,高45-130cm,径3-5mm。叶鞘的鞘口及边缘常具纤毛;鞘节无毛或被短毛;叶舌退化成为l-2mm的纤毛;叶片较薄,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43cm,宽0.5-3cm,有纵向皱折,两面或一面具疏疣毛。圆锥花序狭窄成圆柱状,长15-33cm,分枝斜向上升,长1-13cm;小穗卵状披针形,长3-4cm,部分小穗下托以1枚刚毛,小穗脱节于杯状的小穗柄上;第1颖广卵形,先端钝圆,长为小穗的1/4-l/3,有3脉,第2颖长为小穗的1/2-3/4,先瑞尖或钝,有5-7脉;第1小花通常中性,或具3雄蕊;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先端尖,有5脉,第1内稃膜质,具2脉;第2小花两性,第2外稃等长或稍短于第1外稃,有明显的横皱纹;鳞被2;花柱基部联合。颖果狭长卵形,先端有硬而小的尖头。花、果期6-10月。

性味

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杀虫。主疥癣;丹毒;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