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脑

拼音注音
Zhānɡ Nǎo
来源

为樟科樟属植物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油较少外,其余时间均可采叶,用蒸馏法提取樟脑油。根含樟脑油最多,茎次之,叶更次。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用法用量

1~5分,多入丸散或酒剂;外用适量。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樟脑

拼音注音
Zhānɡ Nǎo
别名

韶脑(《神效方》),潮脑(《品汇精要》),脑子(《本经逢原》),油脑、树脑(《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

《品汇精要》

来源

为樟科植物根、干、枝、叶,经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

生境分布

主产台湾、贵州、广西、福建、江西、四川。此外,广东、浙江、安徽、云南、湖南等地亦产。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性状

纯品为雪白的结晶性粉末,或无色透明的硬块。粗制品略带黄色,有光亮。在常温中容易挥发,点火能发出多烟而有光的火焰,气芳香浓烈刺鼻,味初辛辣,后清凉。以洁白、纯净、透明、干爽无杂质者为佳。

以台湾产量最大,质量亦佳,称为"台冰"。

毒性

误服樟脑制剂可引起中毒。内服0.5~1.0克可引起眩晕、头痛、温热感,乃至兴奋、谵妄等。2.0克以上在一暂时性的镇静状态后,即引起人脑皮层的兴奋,导致癫痫样痉挛,最后可由于呼吸衰竭乃至死亡。内服7~15克或肌肉注射4克,可致命。中毒之治疗方法一般为对症治疗,因其在体内解毒快,故常可救活。

药理作用

①局部作用

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此巧由于刺激冷觉感受器的作用。它还有轻度的局部麻醉作用。对于胃肠道粘膜,樟脑有刺激作用,使胃部感到温暖及舒适,大量则能产生恶心及呕吐。临床上用樟脑擦剂有镇痛、止痒作用。口服有驱风作用以及轻微的祛痰作用。

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樟脑的全身作用主要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于高级中枢尤为显着,大量作用于大脑皮层运动区及脑干,引起癫痫样惊厥。一般剂量的樟脑对呼吸无明显作用,在极度抑制情况下,可看到一些呼吸的兴奋,主要是由于皮下注射时刺激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兴奋。

③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樟脑制剂曾一度广泛应用为强心药,但各家报告结果很不一致,迄无定论。它无洋地黄或肾上腺素样作用。对正常心肌无作用,高浓度反抑制之。在离体心脏上,只有在造成衰竭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枢,只有在其机能极度低下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内脏血管收缩而皮肤血管舒张,血压上升。故认为对循环性虚脱或急性心功能衰竭者有效;但也有人对其疗效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有人报告,樟脑在动物体内的一个水溶性代谢产物-氧化樟脑,具有明显的强心、升压和兴奋呼吸的作用,商品名维他康复。

④体内过程

樟脑经粘膜、皮下、肌肉皆易吸收。口服吸收也快。在肝中解毒颇迅速,氧化成樟脑醇,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由尿中排出。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性味

辛,热。

①《品汇精要》:"味苦辛,温,有小毒。"

②《纲目》:"辛,热,无毒。"

注意

气虚者忌服。

《本草求原》:"忌见火。"

功能主治

通窍,杀虫,止痛,辟秽。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

①《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疾。"

②《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

③《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入散剂,2~5厘;或以酒溶化。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

①治痧秽腹痛:㈠樟脑一分,净没药二分,明乳香三分。研匀,茶调服三厘。(《本草正义》)㈡精制樟脑10克,白兰地或高梁酒50毫升。浸一天,溶解后,每次服1毫升。(《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脚气肿痛:樟脑二两,乌头三两。为末,醋糊丸,弹子大。每置一丸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覆,汗出如涎为效。(《医林集要》)

③治疥疮有脓者:樟脑八钱,硫黄一钱五分,川椒一钱(炒),枯矾-钱。共研末,真芝麻油调匀,不可太稀,摊在新粗夏布上,包好,线扎紧,先将疥疮针刺去脓,随以药包炭火烘热,对患处按之,日按数次,俟其不能复赶脓,用药包乘热擦之。(《不知医必要》樟脑散)

④治小儿秃疮:韶脑一钱,花椒二钱,脂麻二两。为末,洗后搽之。(《简便单方》)

⑤治大人小孩满口糜烂:樟脑三钱,花椒二钱。共研末,置铜锅内,用碗盖好,并用盐泥将碗周围敷好,置火上数分钟,药升至碗上,刮取,吹入口中。(《贵州中医验方》)

⑥治远年烂脚,皮蛀作痒,臭腐疼痛,日渐痒大,难以收敛:樟脑、黄柏(末)各等分。再取豆粞一撮,和匀涂患处,用布扎紧七日,患处作痒忍之,数日则愈。(《中医杂志》25:10,1927)

⑦治臁疮:樟脑五、六钱,猪脂油,葱白。共捣烂,厚敷疮上,油纸裹好,旧棉花扎紧,一日一换,不可见风。(《经验广集》樟脑膏)

⑧治疬疮溃烂,牵至胸前两腋,块如芥子大,或牵至两眉上,四、五年不能疗者:樟脑三钱,雄黄三钱。为末。先用荆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汤,温洗良久,看烂破处紫黑,以针一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樟脑、雄黄末,麻油调,扫上,出水,次日再洗扫,以愈为度。专忌酒色。(《洞天奥旨》樟脑丹)

⑨治汤火疮、定痛:樟脑合香油研敷,如疮湿,干掺上止痛,火毒不入内也。(《品汇精要》)

⑩治冻疮:潮脑三钱,猪脂一两。先将猪脂炼好,去渣,再将炼好之猪油倾入锅内,下潮脑,微火炼十余分钟下锅,冷为膏,用瓶装好,封口备用,敷三、五次即愈。(《健康报》1958年10月26日)

⑾治牙痛:韶脑一钱,朱砂一钱。为末,每用少许搽疼处。(《神效方》)

⑿治牙齿虫痛: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蜜丸,塞孔中。(《余居士选奇方》)

制法

一般在9~12月砍伐老树,取其树根、树干、树枝,锯劈成碎片(树叶亦可用),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樟木中含有的樟脑及挥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即得精制樟脑粉。将此樟脑粉入模型中压榨,则成透明的樟脑块。宜密闭瓷器中,放干燥处。本品以生长50年以上的老树,产量最丰;幼嫩枝叶,含脑少,产量低。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樟脑

拼音注音
Zhānɡ Nǎo
别名

韶脑、潮脑、脑子、油脑、树脑

英文名
Camphor
出处

出自《品汇精要》;1.《纲目》: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胡演《升炼方》云,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柳木频搅,待汁减半,柳上有白霜,即滤去滓,倾汁入瓦盆内,经宿自然结成块也。他处虽有樟木,不解取脑。又炼樟脑法,用铜盆以陈壁土为粉糁之,却糁樟脑一重,又糁壁土,如此四、五重,以薄荷安士上,再用一盆覆之,黄泥封固,于火上款款炙之,须以意度之,不可太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蒸馏精制而成的颗粒状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樟,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性状

樟脑为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或为无色透明的硬块,粗制品则略带黄色,有光亮,在常温中易挥发,火试能发生有烟的红色火焰而燃烧。若加少量乙醇、乙醚或氯仿则易研成白粉。具窜透性的特异芳香,味初辛辣而后清凉。

以洁白、透明、纯净者为佳。

毒性

毒性:误服樟脑制剂可引起中毒。内服0.5—1.0g可引起眩晕、头痛、温热感,乃至兴奋、谵妄等。2.0g以上在一暂时性的镇静状态后,即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导致癫痫样痉挛,最后可由于呼吸衰竭乃至死亡。内服7-15g或肌肉注射4g,可致命。中毒之治疗方法一般为对症治疗,因其在体内解毒快,故常可救活。

药理作用

1.局部作用: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此乃由于刺激冷觉感受器的作用。它还有轻度的局部麻醉作用。对于胃肠道粘膜,樟脑有刺激作用,使胃部感到温暖及舒适,大量则能产生恶心及呕吐。临床上用樟脑擦剂有镇痛、止痒作用。口服有驱风作用以及轻微的祛痰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樟脑的全身作用主要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于高级中枢尤为显着,大量作用于大脑皮层运动区及脑干,引起癫痫样惊厥。一般剂量的樟脑对呼吸无明显作用,在极度抑制情况下,可看到一些呼吸的兴奋,主要是由于皮下注射时刺激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兴奋。

3.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樟脑制剂曾一度广泛匝用为强心药,但各家报告结果很不一致,迄无定论。它无洋地黄或肾上腺素样作用。对正常心肌无作用,高浓度反抑制之。在离体心脏上,只有在造成衰竭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极,只有在其机能极度低下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内脏血管收缩而皮肤血管舒张,血压上升。故认为对循环性虚脱或急性心功能衰竭者有效;但也有入对其疗效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有入报告,樟脑在动物体内的一个水溶性代谢产物--氧化樟脑,具有明显的强心、升压和兴奋呼吸的作用,商品名维他康复(Vitaeamphor)。

4.体内过程:樟脑经粘膜、皮下、肌肉皆易吸收。口服吸收也快。在肝中解毒颇迅速,氧化成樟脑醇,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由尿中排出。樟脑1:25000浓度,能完全解除氨甲酰胆碱(1:600万)对离体兔肠的痉挛作用;给予小鼠100mg/kg,能加剧槟榔碱所致的震颤;50mg/kg,可防止菸碱(20mg/kg)的痉挛作用。樟脑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但对呼吸中枢无选择性,中毒剂量则引起惊厥,少量口服在胃内可产生温暖舒适感,大剂量口服则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恶心、呕吐;在皮肤上揉擦可引起发红,产具有轻微的局麻作用,涂于皮肤具有麻木感。

炮制

一般在9-12月砍伐老树,取其树根、树干、树枝,锯劈成碎片(树叶亦可用),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樟木中含有的樟脑及挥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即得精制樟脑粉。将此樟脑粉入模型中压榨,则成透明的樟脑块。宜密闭瓷器中,放干燥处。本品以生长50年以上的老树,产量最丰;幼嫩枝叶,合脑少,产量低。

归经

心;脾经

性味

辛;热;有小毒

注意

气虚者内服不宜过量,气虚及孕妇禁服。皮肤过敏者慎用。

功能主治

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主热病神昏;中恶猝倒,痧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顽癣;秃疮;冻疮;臁疮;水火烫伤;跌打伤痛;牙痛;风火赤眼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06-0.15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研末,或溶于酒中,或入软膏敷搽。

复方

①治痧秽腹痛:一、樟脑一分,净没药二分,明乳香三分。研匀,茶调服三厘。(《本草正义》)二、精制樟脑10克,白兰地或高梁酒50毫升。浸一天,溶解后,每次服 1毫升。(《现代实用中药》)②治脚气肿痛,樟脑二两,乌头三两。为末,醋糊丸,弹子大。每置一丸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覆,汗出如涎为效。(《医林集要》)③治疥疮有脓者:樟脑八钱,硫黄一钱五分,川椒一钱(炒),枯矾一线。共研末,真芝麻油调匀,不可太稀,摊在新粗夏布上,包好,线扎紧,先将疥疮针刺去脓,随以药包炭火烘热,对患处按之,日按数次,候其不能复起脓,用药包乘热擦之。(《不知医必要》樟脑散)④治小儿秃疮:韶脑—钱,花椒二钱,脂麻二两。为末,洗后搽之。(《简便单方》)⑤治大人小孩满口糜烂:樟脑三钱,花椒二钱。共研末,置铜锅内,用碗盖好,并用盐泥将碗周围敷好,置火上数分钟,药升至碗上,刮取,吹入口中。(《贵州中医验方》)⑥治远年烂脚,皮蛀作痒,臭腐疼痛,日渐痒大,难以收敛:樟脑、黄柏(末)各等分。再取豆栖一撮,和匀徐患处,用布扎紧七日,患处作痒忍之,数日则愈。(《中医杂志》25:10,1927)⑦治臁疮:樟脑五、六钱,猪脂油,葱白。共捣烂,厚敷疮七,油纸裹好,旧棉花扎紧,一日一换,不可见风。(《经验广集》樟脑膏)⑧治疬疮溃烂,牵至脑前两腋,块如芥子大,或牵至两肩上;四、五年不能疗者:樟脑三钱,雄黄三钱。为末。先用荆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汤,温洗良久,看烂被处紫黑,以针一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樟脑、雄黄末,麻油调,扫上,出水,次日再洗扫,以愈为度。专忌酒色。(《洞天奥旨》樟脑丹)⑨治汤火疮、定痛:樟脑合香油研敷,如疮湿,干掺上止痛,火毒不入内也。(《品汇精要》)⑩治冻疮:潮脑三钱,猪脂一两。先将猪脂炼好,去渣,再将炼好之猪油倾入锅内,下潮脑,微火炼十余分钟下锅,冷为膏,用瓶装好,封口备用,敷三、五次即愈。(《健康报》1958年10月25日)(11)治牙痛:韶脑一钱,朱砂一钱。为末,每用少许搽疼处。(《神效方》)(12)治牙齿虫痛: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蜜丸,塞孔中。(《余居士选奇方》)

各家论述

1.《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疾。

2.《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

3.《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