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根

拼音注音
Yuān Gēn
别名

鸢头、扁竹根、赤利麻、土知母、冷水丹、蛤蟆跳缺、蓝花矮陀、九把刀、搜山虎、下搜山、蓝七、天蜈蚣、下山虎、摇痕七、勒马回阳、中搜山、土田七、乌七、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蛇头知母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tectorum Maxim.[I.chinensis Bung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出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水边湿地及向阳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鸢尾,多年生草本。高35-80cm。植株基部围有老叶残留的膜质叶鞘及纤维。根茎较短,肥厚,常呈蛇头状,少为不规则的块状,环纹较密。叶基生;叶片剑形,长15-50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套叠排成2列,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高20-40cm,与叶近等长,中下部有1-2片茎生叶,顶端有1-2个分枝;苞片2-3;花梗长1-2cm;花蓝紫色,直径达10cm,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裂片倒卵形或近圆形,外折,中脉具不整齐橘黄色的鸡冠状突起,内轮裂片较小,倒卵形,拱形直立,花被管长3-4cm,雄蕊3,长2.5-3cm,花药黄色;子房下位,3室,花柱分枝3,花瓣状,蓝色,覆盖着雄蕊,先端2裂,边缘流苏状。蒴果,椭圆状至倒卵状,长4-6cm,直径2-2.5cm,有6条明显的肋;种子梨形,黑褐色,种皮皱裼。花期4-5月,果期6-7月。

性状

性状鉴别: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产面灰棕色,有节,节上常有分歧,节间部分-端膨大,另-端缩小,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环纹,愈近顶端愈密。质坚硬,断面对见散在的小点(维管束)。气微,味苦辛。

化学成分

根茎含异黄酮糖甙:盾叶夹竹桃甙(andro-sin),鸢尾黄酮新甙(iristectorin)A、B,鸢尾黄酮新甙元(iristectorigenin)A、B,去甲基鸢尾黄酮新甙元(demethyliris-tectorigenin)A或B, 鸢尾酮甙(tectoruside),鸢尾甙(tectori-din),鸢尾甙元(tectorigenin),野鸢尾甙元(irigenin)。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鸢根对炎症早期和晚期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13g/kg灌胃,对组胺、醋酸所致的小鼠皮肤或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巴豆油所致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或甲醛性足肿胀及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且不为半脱氨酸阻断,还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性浮肿,而不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

2.解热作用:乙醇提取物8g/kg灌胃,对皮下注射15%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3.抗过敏作用:鸢尾黄酮对大鼠因卵清蛋白诱导的皮肤被动过敏的抑制率为40%。

4.其他作用:鸢根有明显祛痰作用,乙醇提取物25g/kg灌胃,能显着增加小鼠呼吸道排痰量。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鸢尾对京防86-1(甲1型)流感病毒无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催吐和泻下作用。

5.毒性: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39g/kg,也有报道认为大于50g/kg。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残叶及杂质,洗净,取出,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呈不规则或类圆形的薄片状。直径0.8-1.8cm。周边谈棕黄色或棕褐色,具纵沟纹及致密的横环纹,并可见众多圆孔状须根痕及残留须根。切面淡棕黄色或淡灰棕黄色,可见散在的筋脉小点,有时还可见环纹。质坚,气微,味苦。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归经

脾;胃;大肠经

性味

苦;辛;寒;有毒

注意

体虚便溏及孕妇忌服。

1.《新修本草》:“嚼之,戟人咽喉。”2.《陕西中草药》:“反长春七。中毒服甘草水解。”3.《广西民族药简编》:“药后忌吃甘蔗、酱料、芥兰、酸辣食物等。”4.《湖南中医杂志》(1988,(6):41:)“心、肺、肝、肾、脑功能不全者禁用。””

功能主治

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主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l-3g;磨汁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