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

《中药大辞典》:羊肚

拼音注音
Yánɡ Dǔ
别名

羊胃(张文仲),羊膍胵(《纲目》)。

出处

《千金·食治》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绵羊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

每100克约含水分84克,蛋白质7.1克,脂肪7.2克,碳水化物1.2克,灰分0.5克,钙34毫克,磷93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1.8毫克。

性味

甘,温。

①《本草图经》:"温,平。"

②《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补虚,健脾胃。治虚劳羸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

①《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

②《本草蒙筌》:"补虚怯,健脾。"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

复方

①治久病虚羸,不生肌肉,水气在胁下,不能饮食,四肢烦热:羊胃一枚,白术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张文仲)

②治胃虚消渴:羊肚烂煮,空腹食之。(《古今录验方》)

③治项下瘰疬:羊膍胵,烧灰,香油调敷。(《纲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肚

拼音注音
Yánɡ Dǔ
别名

羊胃、羊膍眰

英文名
Goat or Sheep Stomach
出处

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胃。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剖腹取胃,洗净鲜用或冷藏。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原形态

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化学成分

山羊或绵羊的胃每100g约含水分84g,蛋白质7.1g,脂肪7.2g,碳水化物1.2g,灰分0.5g,钙34mg,磷98mg,铁1.4mg,硫胺素(thiamin)0.03mg,核黄素(riboflavine)0.21mg,烟酸(nicotinic acid)1.8mg,此外,尚含胃蛋白酶、凝乳酶等多种酶类。

药理作用

从离乳前仔羊(绵羊)第四胃粘膜制取的消食素(gastropylore),内含有胃蛋白酶、凝乳酶、胃粘膜素等。本品有蛋白水解作用,凝乳作用,对制止乳幼儿吐奶和促进食欲有明显作用,并能改善胃泌功能低下所致的维生素B12缺乏。羊胃尚可用于制取胃泌素(gastrin)和胃蛋白酶(pepsin),其药理作用见“猪肚”条。

归经

脾;胃经

性味

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健脾胃;补虚损。主脾胃虚弱;虚劳赢瘦;纳呆;反胃;自汗盗汗消渴; 尿频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1个。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

2.《本草蒙筌》:补虚怯,健脾。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