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毛蕨

拼音注音
Xīnɡ Máo Jué
英文名
Prolific Ampelopter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星毛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teris prolifera (Retz.) Copel[Hemionitis prolifera Ret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000m的河岩溪边,常攀援于密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原形态

植株攀援,高50-170cm。根茎横生,木质,疏被黄褐色、披针形鳞片,顶端短尖,全缘,外面有星状分枝纤毛。叶簇生或近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有光泽,基部暗棕色而稍膨大,疏被鳞片,向上光滑,上面与叶轴有浅沟及棱;叶片坚草质或纸质,长圆状阔披针形,长30-150cm或更长,宽10-20cm,一回羽状,叶片为无限生长,即羽片腋间生出鳞芽,由此分枝,这些分枝形体较小而不生孢子囊群,叶轴的先端着地生根,形成新植株,行无性繁殖;羽片7-9对,互生,平展,披针形,近无柄,长4-14cm,宽1-1.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截形或稍呈心脏形,边缘波状或有钝齿,下部的羽片近对生而最长,上部的渐缩短,最上的变为耳形;叶片近无毛或下面有灰白色针状毛;叶轴及羽轴上面的狭沟两侧有短毛;羽轴及中脉下面隆起;叶脉羽状,侧脉6-9对,上部2-3对分离并伸达叶边,其余的连接成斜方形网眼,外行小脉曲折。孢子囊群幼时为圆形或长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沿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成熟时常汇合满布于羽片背面;无囊群盖。

归经

肝;胃经

性味

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胃炎;痢疾;淋浊;风湿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胃炎、痢疾。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