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野荔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覆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头状四照花的叶及果实。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沟边、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常绿小乔木,高3~10米。嫩枝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革质或薄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5.5~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贴生白色柔毛,侧脉4~5对,在叶下面隆起,与中脉交汇处有明显的腋窝。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约1.2厘米,具4黄白色花瓣状总苞片。总苞片倒卵形,先端尖,长3~4厘米,宽2~3厘米;花萼筒状,4裂,裂片圆而钝;花瓣4,黄色;雄蕊4;花盘杯状;子房下位,2室。果序扁球形,紫红色;总果柄粗壮,长4~7厘米。
性味
苦,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②《云南中草药》:"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杀虫。治肝炎,腹水,蛔虫病,烧烫伤。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积打虫。"
②《云南中草药选》:"行水,消炎,利胆,杀虫。"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叶:研末撒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肝炎,腹水:㈠鸡嗉子果三至五钱,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㈡鸡嗉子叶三至五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蛔虫症:鸡嗉子果或叶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小儿疳积,虫积:鸡嗉子叶研末内服,或蒸鸡蛋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胎盘不下:鸡嗦子叶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⑤治烧烫伤:鸡嗉子干叶适量,研粉外撒伤处。(《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外伤出血:鸡嗉子叶研末外撒。(《云南中草药》)
⑦治麻风:鸡嗉子叶配方外洗。(《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