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泡根

拼音注音
Dà Wū Pào Gēn
别名

乌泡(《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蕾薇科植物川莓。秋、冬季采根,夏季采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林边、林中及灌丛中。分布四川、贵州、湖北、西藏等地。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2~5米。茎圆柱形,无刺,密被灰褐色茸毛,有时混生刚毛。单叶,近圃形或宽卵形,直径6~17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常有不明显的5~7裂,上面粗糙,下面灰绿色,网脉明显,有短绒毛;叶柄长5~7厘米;托叶较宽,近似卵圆形,基部不对称,顶端浅裂,有早落现象。圆锥花序顶生或成腋生花丛;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紫色,直径1~1.5厘米;萼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尾尖,内外两面有茸毛;花瓣倒卵圆形;雄蕊多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8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酸咸,平。"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治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骨折。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根:祛风除湿,止呕,活血。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疯狗咬伤。叶:治黄水疮。"

②《贵州药植目录》:"全株:清热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脱肛,倒经,咳血,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炖肉服。外用:叶,研粉撒布。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