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药子

拼音注音
Bái Yào Zǐ
别名

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

来源

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头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disciflora Hand. Mazz.],以块根入药。全年可采,秋末冬初采收为好,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药子

拼音注音
Bái Yào Zǐ
别名

白药(《药性论》),白药根(《本草图经》)。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块根。秋季采挖,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山坡、路旁或溪边、林缘。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产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原形态

金线吊乌龟(《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盘花地不容、头花千金藤、山乌龟、金线吊葫芦、铁秤铊、金丝吊蛤蟆、金丝吊鳖、白虾蟆、青藤、细三角藤。

多年生缠绕性落叶藤本,全株平滑无毛,具椭圆形块根。老茎下部木质化,小枝纤弱,具纵直而扭旋的细沟纹。叶互生,纸质,三角状近圆形,长5~9厘米,宽与长相等或较宽,先端钝圆,具小突尖,全缘或微呈波状,基部近于截切或微向内凹,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白色,掌状脉5~9条;叶柄盾状着生,长5~11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雄花序为头状聚伞花序,扁圆形,有花18~20朵;花淡绿色,基部具苞片1枚;雄花具花萼4~6片,匙形,花瓣3~5片,近圆形,直径约0.5毫米,有时具短爪;雄蕊6,花丝愈合成柱状体,花药合生成圆盘状;雌花花萼3~5片,花瓣3~5片,形状与雄花同,子房上位,柱头3~5裂。核果球形,成熟后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状

完整的干燥块根,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暗褐色,外表皱缩。商品多已切成片状,横切片径4~8厘米,厚1~2厘米;切面白色,粉质,较粗糙,有环形轮纹,有时见有偏心性车轮状木心;质脆,气微,味淡而微苦。以干燥、片大、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化学成分

金线吊乌龟含生物碱1.79~1.88%。根含金线吊乌龟碱,异汉防己碱轮环藤宁碱、小檗胺、高阿莫灵碱、金线帛乌龟胺、金线吊乌龟醇灵碱、木防己碱、汉防己碱、奎宁、罂粟碱、可待因、吗啡、小檗碱。

果实含类胡萝卜素西红柿烃,还合脂肪酸,其中液体脂酸约73.8%(大部分是油酸);固体脂酸约26.2%(含棕榈酸)。此外,水溶性部分有酪氨酸和甘油。

黄山药的根含薯蓣皂甙等甾体皂甙,总皂甙水解后生成薯蓣皂甙元等。全株含薯蓣皂甙元2.3%。

炮制

用水浸泡,捞出,焖透,切片,晒干。

归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肾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肺、胃。"

性味

苦辛,凉。

①《药性论》:"味苦。"

②《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冷。"

④《饮片新参》:"苦,温,微辛。"

注意

①《本草经疏》:"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②《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功能主治

清热消痰,凉血解毒,止痛。治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创出血,热毒痈肿,瘰疬。

①《药性论》:"治喉中塞热,噎痹不通,胸中隘塞,咽中常痛,肿胀。"

②《唐本草》:"主金疮生肌。"

③《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肿毒。"

④《开宝本草》:"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干末敷之。"

⑤《纲目》:"散血,降火,消痰,解毒。"

⑥《植物名实图考》:"患齿痛者,切其根贴龈上。兼能补肾养阴。"

⑦《饮片新参》:"消肿毒喉痹,散瘀血,治伤痛。"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水,清热,化痰。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肾炎水肿,胃痛,肺结核,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⑨《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解毒,通经活络。"

⑩《中药鉴别手册》:"清热解毒,止痛。治急性肝炎,恶性疟疾,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毒蛇咬伤,急性胃肠炎,腹痛及其它炎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

①治咽喉肿痛:白药一两(捣罗为末),龙脑一分。同研令匀,炼蜜和丸,芡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龙脑丸)

②治喉中热塞肿痛,散痰散血:白药、朴硝。为末,以小管吹入喉。(《仁斋直指方》白药散)

③治风痰上壅,咽喉不利:白药三两,黑丑五钱,同炒香,去黑丑一半为末,防风末三两,和匀,每茶服一钱。(《圣惠方》)

④治衄血不止:红枣、白药(各烧存性)等分。为末,糯米饮眼。或煎汤洗鼻,频频缩药令入。(《经验良方》)

⑤治衄血汗血:白药二两半,生地黄汁三合,生藕汁一合,生姜汁少许。上四味,捣白药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盏入熟水一合,白药末二钱匕,搅匀,食后温饮之。(《圣济总录》白药散)

⑥治心气痛,解热毒:白药根、野猪尾。二味洗净,去粗皮,焙干,等分,捣筛,酒调服钱匕。(《本草图经》)

⑦治诸疮痈肿不散:生白药根,捣烂敷贴,干则易之。无鲜生者,用末水调涂之亦可。(《本草图经》)

⑧治瘰疬疮:白药子不拘多少,为末,临卧冷米饮调下一钱。(《卫生家宝方》白药散)

⑨治一切天行:白药研如面,浆水一大盏,(冷调二钱)空腹顿服之,便仰卧。一食顷,候心头闷乱,或恶心,腹内如车鸣,疞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同煮浆水粥,于井中悬著待冷,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海上集验方》)

⑩治疳眼赤烂,目生翳膜,内外障疾,并小儿吐痢: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上为末,用猪肝一叶,批开掺药五钱,水一大盏,煮熟,食后服。(《宣明论方》白药子散)

⑾安胎:白药子一两,白芷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紫苏汤调下。或胎热心烦闷,入砂糖少许煎。(《普济方》铁军散)

⑿治妊娠伤寒护胎:白药子不拘多少为末,用鸡子清调摊于纸上,可碗来大,贴在脐下胎存生处。干即以温水润之。(《经验后方》)

⒀治诸骨哽咽:白药锉细,煎米醋细细咽下,在上即吐出,在下即下出。(《经验良方》)

⒁治中暑腹痛:山乌龟鲜根一至二钱。去粗皮,嚼烂,冬酒送服。(《江西草药》)

⒂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山乌龟根二斤,甘草一斤,研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⒃治肺脓疡:山乌龟根磨酒服,每次服二至三匙。(《湖南药物志》)

⒄治肝硬化腹水:山乌龟根三钱(用老糠炒制),车前五钱,过路黄、白花蛇舌草、瓜子金、丹参根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

⒅治风湿性关节炎:山乌龟根一两,蜈蚣兰、活血丹各五钱。黄酒一斤,浸三天。每天服二次,每次一调羹,饭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⒆治鹤膝风:山乌龟四两,大蒜一个,葱三根,韭菜蔸七个。先将山乌龟研末,后加大蒜、葱、韭菜蔸捣烂,蜂蜜调敷患处。敷患处可发泡流水,用纱布遮盖,让其自愈。(《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⒇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山乌龟鲜根捣烂外敷;或用米泔水磨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等

取山乌龟块根用醋磨汁,涂于患处。治疗腮腺炎、淋巴腺炎及"无名肿毒"共200余例,一般涂药数次,即可止痛消肿而痊愈。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

取鲜山乌龟块根捣烂,用纱布包好,做成与患部大小相等的薄饼状,于每晚睡前敷用,次晨去掉。治疗16例,治愈6例,好转8例。

③治疗各种内出血

取块根洗净切片,阴干研末,每次服2分,每天3~4次;血止后停服,或改为每日2次,续服数天。治疗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及其他内出血共27例,除2例因反应而中途停药外,计有效者19例,无效6例。有效病例均在1~11天内血止。部分病例服药后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等反应,若与少量食物同服可减轻反应。

备注

白药子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云南所产的滇白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的根茎。根茎呈圆柱形,有时略弯曲。直径2~3厘米。表皮黄棕色,有纵皱纹,零星散布须根的痕迹,呈深棕色。质硬而韧,折断后断面呈白色绒毛状,并散布很多黄色点状维管束。味微甜。陕西所产的白药子为蓼科植物翼蓼的根茎,参见"荞麦七"条。湖北所用的白药子为防己科植物千金藤的块根。参见"千金藤"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白药子

拼音注音
Bái Yào Zǐ
英文名
RADIX STEPHANIAE CEPHARANTHAE
来源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头花千斤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的干燥块根,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次根,洗净,切片,干燥。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直径2~7cm,厚0.2~1.5cm。外皮暗褐色,有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类白色或灰白色,可见筋脉纹(维管束),有的略呈环状排列。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显粉性。气微,味苦。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块、干燥。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含棕色物。外有落皮层。皮层散有少数石细胞。维管束外韧型,略呈轮状排列,木质部不发达,中心木质部可见纤维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及细小针晶;并含多数淀粉粒。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25ml,置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生成大量黄白色沉淀。

归经

入脾、肺、肾经。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散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疽肿毒,腮腺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9~15g;酒泡治跌扑肿痛。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复方

1、风痰上雍。用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香,去牵牛一半后,共研为末,加防风末三两,和匀。每服一钱,茶送下。

2、咽喉肿痛。用白药末一两、龙脑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3、吐血不止。用白药烧存性,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4、眼烂生翳。用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取五钱掺入切开的猪肝中,煮熟吃下。

5、痈肿不散。用生白药根,捣烂帜患处。药干即换。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药子

拼音注音
Bái Yào Zǐ
别名

白药、白药根、山乌龟。

英文名
Oriental Stephania Root, Root of Oriental Stephania
出处

出自1.《唐本草》。

2.《本草图经》:白药,今夔、施、江西、岭南亦有之。三月生苗,似苦苣叶:四月而赤茎,长似葫芦蔓;六月开白花;八月结子,亦名瓜蒌:九月采根,以水洗、切碎、曝干,名白药子。江西出者,叶似乌臼,子如绿豆,至八月其子变成赤色。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S.tetrandra S.Moore var.glabra Maxim.;S.disciflor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末冬初采挖,除去须根、泥土,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肥沃湿润的草丛、山坡路旁阴处或灌木林中,亦生于石灰质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原形态

金线吊乌龟 多年生落叶藤本。块根肥厚,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块状,长3-10cm,直径2-9cm。老茎基部稍木质化,有细沟纹,略带紫色。叶互生;叶柄长4-10cm,盾状着生;叶片圆三角形,或扁圆形,长5-9cm,宽与长近相等或大于长度;先端钝圆,常具小突尖,基部微凹或平截,全缘或微呈波状,上面绿色,下面粉白色,两面无毛,掌状脉5-9条,纸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为复头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序梗长1-2cm,花序梗顶端有盘状花托,约有20朵花;雄花:萼片6(-8),排成2轮;花瓣3,淡绿色,内面有2个大腺体;雄蕊6,花丝合生成柱状,花药环生呈圆盘状;雌株为单头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较短,顶端有盘状花托;雌花:花被左右对称;花萼1(0-2),生于花的一侧;花瓣2(-3);子房球形。核果紫红色,球形,果梗短,肉质,内果皮直径4-5mm,背部有4行小横肋状雕纹,每行有17-20颗,胎座迹不穿孔。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块根呈不规则团块或短圆柱形,直径2-9cm,其下常有几个略短圆柱形的根相连,稍弯曲,有缢缩的横沟,根的远端有时纤细,其后膨大成椭圆形,并常数个相连成念珠状;根的顶端有根茎残基。市售品多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直径-7cm,厚0.2-1.5cm,表面棕色或暗褐色,有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粉性足,类白色或灰白色,可见筋脉纹(三生维管束),呈点状或条纹状排列。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以片大、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8-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外侧有少数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长径60-90μm,短径28-52μ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细小方晶、针晶或棒晶。中柱占根的大部分,为三生构造,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列成1-4个同心环,中央的木质部束较大,导管旁有多数纤维束及少数管胞;中柱薄壁细胞含少数细小方晶及棒状结晶。本品薄壁细胞含多数淀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7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

毒性

大鼠腹腔注射和灌胃的镇痛解热LD50分别为2.7g/kg和6.4g/kg。异粉防已碱二甲碘化物有松弛横纹肌作用,对兔的垂头剂量为1.39mg/kg,对兔的致死量为1.77mg/kg。

化学成分

金线吊乌龟块根含左旋异紫堇定(isocorydine),头花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异粉防己碱(isotetrandrine),小檗胺(berbamine),轮环藤宁碱(cycleanine),头花千金藤醇灵碱(cepharanoline),头花千金藤胺(cepharamine),高阿罗莫灵碱(homoaromoline),头花千金藤酮(cepharanone)A、B,头花千金藤二酮(cepharadione)A、B,木防己碱(trilobine),粉防己碱(tetrandrine),奎宁(quinine),罂粟碱(papaverine),可待因(codeine),吗啡(morphine),小檗碱(berberine)。种子含去氢千金藤碱(dehydrostephanine),去氢克列班宁(dehydrocrebanine),千金藤碱(stephanine),克列班宁(crebanine),异粉防己碱,原荷叶碱(Onornuciferine),佐佐木千金藤碱(stesakine),小檗胺。

药理作用

金线吊乌龟碱在试管内有中度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但对小白鼠的实验性结核并无确实疗效。四十年代一度曾用于临床治疗结核病,因其毒性大,后遭禁用。对酒精中毒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对小鼠的四氯化碳中毒的作用(延迟死亡)较甲硫氨酸或葡萄糖醛酸为优。对南美所产的毒蛇蛇毒有保护作用。对破伤风、白喉、肉毒杆菌的外毒素及河豚毒素对小鼠或豚鼠的致死作用也有某些保护作用。对某些过敏性休克有一定的抑制。小剂量时能促进蟾蜍网状内皮细胞的功能,大剂量则抑制;与抗原性物质一样,它能激活淋巴结,引起浆母细胞(Plasmablast)及浆细胞之增多并使此等细胞的核糖核酸重量及浓度增加。其碘甲基化物有箭毒样作用,静脉注射,可引起狗的血压下降,脾容积增加,能抑制离体兔心,故降压乃心脏抑制、血管扩张的结果。金线吊乌龟碱在注射后,部分在体内代谢,部分由肾排出。白药子的另一种生物碱-异汉防己碱毒性很低,有消炎、镇痛、退热作用,与保泰松、汉防己甲素相似。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口服作用较差。异粉防已碱给大鼠200mg/kg灌胃,或50mg/kg肌肉注射,均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实验性关节肿胀,其抗炎效果与保泰松相当;对大鼠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并能降低其血中尿酸含量;又能对抗组胺和乙酰胆碱对大鼠离体回肠的收缩作用。

炮制

用水浸泡,捞出,焖透,切片,晒干。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药材的新鲜断面或粉末,置紫外灯下(254nm),显淡蓝紫色荧光。(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4g, 加0.1%硫酸80ml冷浸,放置过夜,滤过,将滤液倾入经预处理过的苯乙烯磺酸钠型树脂柱(l×22cm),调节适度的流速,缓缓流出。样品液流完以后,将树脂倒出,用蒸馏水洗数次,滤去水分,置盘中干燥(使水分不超过60%)。加入适量10%氨水碱化,静置20min,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洗脱(至无生物碱反应),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加无水硫酸钠少量,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1ml溶解,此液代表脂溶性总生物碱。上述用氯仿回流过的树脂挥尽氯仿后,加乙醇回流洗脱,收集乙醇液减压蒸干,加甲醇1ml溶解,此液代表水溶性总生物碱。吸取供试液0.6μl, 另以高阿罗莫宁碱、异粉防己碱、小檗胺、轮环藤宁碱、头花千金藤碱、木兰花碱、轮环藤酚碱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碱性硅胶G薄层板上。脂溶性总生物碱部分用氯仿一甲醇(10:1),水溶性生物碱部分用氯仿一甲醇一氨水(15:4:1)作展开剂,展开18m,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斑点情况;另用改良碘化铋钾一碘化钾(1:1)混合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归经

脾;肺;肾经

性味

苦辛;凉;小毒

注意

1.《本草经疏》: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2.《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白药,味辛,《经》云气温,《日华子》云冷,当是辛寒之药无疑,故无毒而能解毒。金疮出血过多必发热,热则作痛,不得生肌矣,凉血清热,则其痛自止,肌自生也。又《药性论》、《日华子》二条所主,皆解热散结之功,则其为寒明矣。

2.《药性论》:治喉中塞热,噎痹不通,胸中隘塞,咽中常痛,肿胀。

3.《唐本草》:主金疮生肌。

4.《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肿毒。

5.《开宝本草》: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干末敷之。

6.《纲目》:散血,降火,消痰,解毒。

7.《植物名实图考》:患齿痛者,切其根贴龈上。兼能补肾养阴。

8.《饮片新参》:消肿毒喉痹,散瘀血,治伤痛。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水,清热,化痰。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肾炎水肿,胃痛,肺结核,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10.《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解毒,通经活络。

11.《中药鉴别手册》:清热解毒,止痛。治急性肝炎,恶性疟疾,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毒蛇咬伤,急性胃肠炎,腹痛及其它炎症。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