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产生的学派众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百家养生各有所长。儒家的养生之道,在“仁者寿”;释家的养生之道,在“平常心”;道家的养生之道,在“道法自然”。
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
养生之“生”,是性命;养生之“养”,可以看作是医疗保健和保持良好心态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的综合行为。养生养得好,便能健康长寿;养生养得不好,则会积病损寿。
养生其实可分为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两者不可等同。有关养生的方法,是养生之术;把养生之术提升到哲学层次,则是养生之道。中国文化最精于谈养生之道,既有哲学内涵,揉合儒、释、道的思想精华,更有中医底蕴。而中华以外的养生,说的多是养生之术。
西方养生之术是从生活体验而来,例如北欧人从滑雪运动知道步行能增加肺活量和减轻压力;南美人发觉常吃黑巧克力可抗忧郁;西班牙人享受午睡,认为午睡对记忆力和创造力有促进作用;日本人喜欢点薰香,认为每种花香、木香或草香都有养生作用。
而中国人的养生之术,则是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有的是神养,包括精神心理的调养;有的是行为养,如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方面的调养;有的是气养,即练气功;有的是形养,如武术等健身运动;有的是食养,通过饮食调养身体;有的是药养,中药常与食品相融合,即中医的“药膳”;有的是术养,如按摩、推拿以及沐浴之法等。
儒家的养生之道——仁者寿
养生之道,在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中都有论及。儒家的养生之道,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寿”,《中庸》也论大德“必得其寿”,指出养生与道德修养有关。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解释“仁者寿”,谓:“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说明有良好道德情操者所以长寿,皆因不贪求外物,心境平和而保持中正,撷取天下美好的东西来保养身体,所以能内气充沛且和调。
儒家讲“存心养性”,“养性”不仅有助养生,更有助治国平天下。“养性”要诀是“诚”,《中庸》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所谓“诚”,是要能做到恭敬无欺,这种修养,让精神不会驰乱,对身心都有好处。
释家的养生之道——平常心
释家的养生之道,在“平常心”3个字,而平常心是对生命透彻的体悟。世事沧桑如梦,所以释家教人,一方面对生命尽心呵护,另一方面又要悉心体验,对人宽容平和,随方就圆,自能长寿康宁,好德善终。如释家常说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
释家讲究慈善为本,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心情平静,此乃佛家养心养生的一大重要内容,亦是高僧长寿的原因之一。出家人看破红尘,淡泊名利,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心胸豁达,处事宽容。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讲,没有对名利过多的贪欲,不刻意去追求金钱地位名誉等,也不过分在意得失成败,生活保持平淡自然,与人相处得融洽。
道家的养生之道
——道法自然
道家的养生之道,在“道法自然”。《庄子·养生主篇》论养生之主是精神,提示养神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使天人合一。庄子指出人生在世,须“安时处顺”,视生死一如,才不会被哀乐之情困扰。《庄子·达生篇》强调养神,要“达生”才能畅达生命,不重财富、名位和权势,让形体健全、精神充足,与自然为一。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医订下了养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原则,在养生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而日常生活,则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仅指生活要有规律,生活也要有节制。南北朝的医学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指出:“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他是将一切生活节制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
在养生过程中,道家既注重形体养护,更重视精神心理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事实上,心与身的关系甚为密切,老子说“少私寡欲”,意指使精神情绪处于安静、乐观和没有过分欲望的状态。汉代华佗弟子吴普在其《太上老君养生诀》中便将老子的“少私寡欲”进一步发挥:“善养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今人综合各家各派养生之道,也总结出养生四要:其一是把握当下,日日是好日,不过分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中,让每一天过得充实;其二是跟上社会脉搏,积极吸收新知,关心周围事物;其三是以包容和关怀之心,与家人及同事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四是留意身体健康,注重医疗保健,最好能有所信仰,以寻找精神寄托。
总而言之,养生是长期行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只要能够悟懂养生之道,善用行之有效的养生之术,健康不难,长寿有望。(张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