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吃还是不吃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1-24

在风行世界百年之后,植物奶油突然遇到了问题。几天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有关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的报道,一下子让其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个学名叫氢化植物油的东西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提升食物口感等优点,从1910年问世起,它被加入到面包、蛋糕、饼干、薯条、冰激凌、奶茶等各种大众食品里,成了无数消费者口中的美味。

植物奶油,真的危害堪比杀虫剂?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植物奶油随处可见

在浙江杭州市文二路上某知名蛋糕店,笔者被一块金黄色的奶油面包所吸引,其配料表中标注有“起酥油”。“起酥油”正是“氢化植物油”的别称。这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人造植物油,还有很多外号,包括“植物奶油”、“植物起酥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麦淇淋”或“植脂末”等等。

蛋糕店的店员告诉笔者,如果顾客没要求鲜奶奶油,消费者买到的糕点肯定是植物奶油。如果是鲜奶奶油做的糕点,一般配料标签上都会明确标出,而且价格也比植物奶油糕点贵得多。“一般蛋糕店的奶油蛋糕用的大多是植物奶油。”

笔者又来到文二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超市里很多饼干、蛋糕类食品的配料表中,都有“氢化植物油”或者它的别名,其中不乏市民耳熟能详的大品牌。除了标注氢化植物油外,还有一些看似“近亲”的名称,包括氢化大豆油、氢化棕榈油等。

一位食品加工专家透露,植物奶油相比鲜奶奶油容易定型,不但增加食品的甜味,还能延长蛋糕的保质期;此外植物奶油还被称为起酥油,能使烘焙类的饼干更加松脆。由于价格低廉,植物奶油被广泛使用于饼干、糕点等食品中。

疾控专家: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

反式脂肪酸究竟有哪些危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近期对此进行了介绍。

医学研究证实,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反式脂肪酸有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更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怀孕期或哺乳期妇女,若吃了过多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能会使胎儿和新生儿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反式脂肪酸还会减少男性荷尔蒙分泌,对精子产生负面影响,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反应。

专家指出,对于食物中的天然反式脂肪酸,尚没有资料证明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部分研究显示,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可能有益处。

吃,还是不吃

央视节目中提到,氢化油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的高发,有专家表示,这种油在中国普遍使用,危害堪比杀虫剂。

那么,植物奶油真吃不得吗?浙江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华金中教授对此坦言,作为动物奶油的替代物,植物奶油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它主要用在蛋糕、冰淇淋、色拉、炸薯条等西式食物上。而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保持中式饮食的习惯,食用它们的频率不高,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小,对人体的潜在威胁性不大,公众不必过分担心。“少量的反式脂肪酸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

华金中说,作为一名营养专家,他自己也经常会吃含有植物奶油的面包和糕点。

针对“中国的奶油制品都不能吃”的观点,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张坚也认为,这一说法有些偏激。他坦言,目前我国没有对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标准。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2003年版)中曾经建议,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居民日均反式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

张坚说,这个1%折算出来大概一人一天的限量在2克左右。而根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1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我国早已开始关注反式脂肪酸问题,目前我国每天人均反式脂肪酸食用量在0.6克左右,属于安全范畴。

少吃,多运动

“真不该吃这么多甜品,这下把宝宝也给害了。”28岁的孕妈妈小颖看着自己手上的检查结果单,坐在杭州市中医院妇科门诊里一脸后悔莫及。

该院中医妇科傅萍主任医师说,病人贪吃了太多含有反式脂肪酸的甜品后很难被人体接受、消化,长此以往,除了让准妈妈体重飙升、诱发心血管疾病外,更易造成胎盘脂肪化。胎儿会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造成必需脂肪酸的缺乏,从而影响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影响将来孩子的智力发育,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华金中教授说,对于植物奶油,偶尔食用没有太大关系,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开肚皮吃”。和普通植物油相比,植物奶油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代谢速度很慢,在身体里要50天才能代谢掉,从而导致肥胖。

“对于植物奶油,一要减少摄入,二要合理运动。”华金中建议,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特别是爱吃西餐、快餐、蛋糕等食品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饮食结构,进行合理的搭配膳食,管住自己的嘴,在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