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8-25

黄海龙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

近日贵报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谈了不同意见,但难免有偏颇之嫌。追溯古代医家的观点,也有见仁见智的不同,如王冰持饮食寒温说;张志聪根据季节特点保养阳气、阴气说;李时珍治疗用药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说等。笔者认为,《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后“以从其根”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提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要从“阴阳互根”上去认识。

《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于这个问题,张景岳有十分精辟的论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盖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又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所以我们在具体运用上,不能偏颇。一般来说,春夏养阳是对的,但不能单纯一味养阳,而是要从阴中求阳;秋冬养阴也是对的,也不能单纯一味养阴,必须要从阳中求阴。这是因为临床上单纯的阳虚或阴虚很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多见的是阴阳两虚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

基于此,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参加攻克“老慢支”的临床实践中,遇到患者秋末冬初病情复发或加重,遵“秋冬养阴”之旨,投养阴润肺化痰止咳药,往往疗效差,有的反增胸闷痰多气喘等症。究其因,此类患者多是阴阳两虚而偏于阳虚,尤其是脾肾阳虚为主,改循“夫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改用苓桂术甘汤或真武汤而获效。但是到了春夏之时,若再坚持温药和之,看来似乎符合“春夏养阳”之旨,但病人往往出现咽干口燥,咳嗽加剧,心烦少气等。即使不出现症状,我们也要给以“麦味地黄汤”或“八味肾气丸”之类的药物以治其本。如是能够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至冬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又如有的哮喘病人,往往是冬月服红参症减,夏日进洋参病轻,似乎有悖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训。

笔者认为,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辩证地对待,千万不要忘记“以从其根”。至于具体运用,还是要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