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解放军309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中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多,骨质疏松症也日益增多,成为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目前全球骨质疏松患者超过1亿人,国内对7省市4.87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2.6%,其中男性为15%,女性为28.6%。70岁以上女性为40.3%,80岁以上为64.6%。
骨质疏松为何这样多?这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第一,饮食因素。钙是人体最丰富也是最重要的矿物质,占体重的2%,其中99%存在于骨骼内。骨基质主要由碱性磷酸钙等无机盐组成,其中按规则排列着大量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后者使骨有弹性和韧性,前者使骨挺硬坚实。人类出生前身体内的钙质来自母体,出生后主要靠营养吸收。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鱼、虾、蚌、萝卜、芹菜、菠菜、白菜、甘蓝和各种豆制品。
研究发现,长期酗酒者,骨质变得疏松。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代谢解毒。长期大量饮酒,使肝脏受到损害,功能下降,导致营养物质代谢异常。下酒菜以高脂类食物为多,可造成机体钙营养代谢失衡,不仅可影响食物中钙的吸收,而且可使骨钙大量“迁移”和尿排钙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骨骼严重缺钙,最终引发骨质疏松症。此外,吸烟、喝咖啡、饮食口味太咸,都会导致钙吸收障碍。食物中缺少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骨密度。
第二,接受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作用是帮助人体吸收钙质。没有它,食物中钙质再多也吸收不了。维生素D的来源不太广泛,但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人体可以利用吸收的原料自行转化制造。一般来说,只要经常进行适当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维生素D就不会缺乏。但有些人因为工作性质(如经常上夜班、井下工作、坐办公室),接受阳光照射机会太少,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质吸收,造成骨质疏松。
第三,运动减少。骨骼系统的功能是负重和运动,活动越多,肌肉越发达,骨骼吸收钙也越多。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舒适,体力劳动更多地被机械所代替,如不注意锻炼,骨质疏松便难以避免。
第四,遗传因素。澳大利亚的约翰·艾斯博士于1995年鉴定出人类骨质疏松的基因。有两种骨质基因通过锁定维生素D受体,调节骨钙的吸收,对骨代谢起主导作用。研究人员强调,随着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逐渐减弱,而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加大。
第五,药物因素。老年人或多或少患有某些疾病,有的甚至常年服药,而有些药物正是骨质疏松症的诱发因素。据统计,这部分病人约占整个骨质疏松患者中的8%~15%。这些药物主要有: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龙)、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肝素(抗凝剂)、甲状腺激素等;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促进维生素D降解,引起骨质疏松;某些利尿剂、抗癌药和异烟肼也可能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