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放山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以抚松县最为集中。放山习俗中的崇拜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文化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人参是百草之王、关东三宝之首。据《太平御览》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中叶,长白山区已经开始有人采挖人参。长白山区的人们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抚松县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素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过去,抚松靠放山为生的人极多,在当地人眼中,参与放山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茫茫林海,瘴气弥漫,野兽横行,遍布危险。因此,放山是对人的胆量、智慧、体能乃至道德的考验和锻炼。原始森林中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为了生存和找到、挖掘、保存人参,客观上需要一些山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需要科学的技术和能力。经过千百年来历代放山人的实践,总结提炼,交流借鉴,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构成的放山人自觉遵守的独特的民间风俗,经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放山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以抚松县最为集中。放山习俗中的崇拜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文化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理念的遗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中国各民族古老的习俗中,像放山习俗这样历经千年而至今仍具有实用价值的并不多见。近年来,以放山习俗为主的人参文化,已经引起国际上的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和研究。目前,一些经验丰富的放山把头因年事已高,很少带徒进山,有些老人相继谢世,系统掌握放山习俗的人已经不多,使得这一沿袭千年的习俗难以得到传承,处于濒危状态。
放山习俗的历史渊源
放山习俗历史悠久,相对集中在抚松县域。产生的具体年代和创始人已经无从精确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民间风俗是伴随长白山区的人们采挖野山参的历史而产生和形成的,具有满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的特点。
抚松县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素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经科学考证,抚松人参的品质高于任何地域的人参。据撰于民国十九年的《抚松县志》记载:“抚松地处边远,原无居人,出产野参极多。嗣后外来之人渐有进山采掘野参,名曰放山。”,“在二百年前后,采者愈多,出产日少,始栽种园参”。民国三年,仅东岗、西岗、北岗“三岗营参园营业共七百四十余家,年可出参二十八万斤,每斤能值炉银五六两,出产额约占全国十分之七,总销营口,分销全球,实为我国特别之出产。”据《太平御览》记载,公元705至926年的220年间,渤海国入唐朝贡94次,贡品中的人参主要是在抚松县汤河口采挖的上等老山参,称为汤河人参。到明末清初,抚松地域采挖野山参已形成规模,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主要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的重要来源。
茫茫林海,瘴气弥漫,野兽横行,遍布危险。原始森林中人迹罕至,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放山人每年需要在山林之中连续生活四个多月,许多人在放山过程中受伤和丧生。为了安全和生存,需要具备科学的野外生存技能。为了找到、挖掘、保存人参,需要科学的寻找、采挖、保存人参的技能和方法。为了避免曾经发生和可能遇到的各种不测,需要一些规矩来约束和规范放山人们的行为。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对于放山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奇特现象无从解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迷信。同时,为了强化约束力,需要借助“神”的力量。放山习俗早已成为抚松放山人共同遵守的习惯和规矩,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习俗。如今的老一代放山人,仍然自觉地遵守这一古老的民俗。放山人祭祀“老把头”,奉为山神。据《抚松县志》记载:“阴历三月十六日,此日系老把头之生日。老把头不详何许人。相传系放山者之鼻祖土人或云是前清老罕王,现在放山者均祀之。是日,家家沽酒市肉,献于老把头之庙前。抚松人民对于此节极为注重,然他处无之。”
放山习俗的基本内容
长白山区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人参根据生长年代和不同年代的不同生物特征分为“三花儿”、“巴掌”(五叶儿)、“二角(音甲)子”、“灯台子”、“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也有七匹叶以上的人参,极其罕见。五匹叶以上即为大“棒槌”。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依不同季节称为芽草市、青草市、小夹扁儿市、大夹扁儿市、青榔头市、花公鸡市、跑红头、韭菜花市(又叫刷帚市),直到下枯霜为止。长白山区的劳动人民在上千年的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民间习俗,包括专用语言、行为规范、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一系列丰富的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
拉帮 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单人进山危险极大,所以要结队进山。放山之前组织帮伙叫拉帮。拉帮由“把头”负责。把头是一伙放山人根据民主原则推举出来的领导者,在放山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当把头必须具有丰富的放山经验和野外生存技能,懂山规,讲道德,守信用,掌握实用的地理和生物知识。一帮放山者大多为三人、五人、七人或九人以上,忌二人(怕见财起歹意)、四人(与“死”谐音)。讲究“去单回双”。放山人视人参为人,回来加上人参成双数,体现了一定能挖到人参的愿望。拉起帮伙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准备放山专用的器具物品,都是历代放山人根据实践经验固定下来的专用器具。另外,放山人的身体素质要好,进山要背60~70斤的物品,这些物品中包括皮袄、皮裤,虽然夏天,长白山的夜晚仍然很冷,如果没有皮袄、皮裤在雨中人会冻僵。
进山 放山人进山要选黄道吉日。进山到达驻地后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用三块石头(两竖一横)搭成“老爷府”(山神老把头庙),在老爷府前插上三根细树枝代香,跪拜祈求保佑平安发财。然后由把头观山景,确定放山的山场,太阳落山前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戗子(窝棚),用软树皮绑木杆支三角架,苫桦树皮防雨,里面铺上干草和狍子皮,作为放山人临时的家。晚间要在窝棚前点火堆,驱赶蚊虫,防止野兽,去潮气暖身和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烧的柴禾要顺着摆放,取其顺利之意。由把头点火以示尊重。放山人每天从这里出发去不同的山林寻找采挖人参。
压山 放山人在山林中搜寻人参叫压山。在放山前,所有进山的成员要站在一起,齐声呐喊,目的是惊走野兽。也叫晃山。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撒目草。压山前,由把头“观山景”选定去哪片山林。观山景是把头根据多年放山经验,对山形山势和树木草头仔细观察,判断哪里会生长人参。有时候把头或者其他人会根据晚上做的梦决定压山的地点,此时众人只管跟随,不能点破。确有许多放山人根据梦境找到人参的经历。压山时,帮伙人员要分工,叫“排棍儿”。把头为头棍儿,中间的人称腰棍儿,排在最外边的称边棍儿,边棍儿也要有丰富的放山经验。放山人拿索拨棍,按排棍儿顺序横排,一般两人间距丈余,以索拨棍尖可搭在一起为度,不放过一块砖的距离,拨草缓行,寻找人参。讲究“宁落一座山,不落一块砖”。压山时不准乱喊话。地势复杂,动物很多,乱说乱喊会导致分心而看不到人参,或因惊悸而出乱子。看见东西喊出来就得拿着,即使看见蛇也不例外,以示惩罚。压山时,头棍儿和边棍儿每前进一定距离就要“打拐子”,即随手将细树枝折成九十度做记号,避免重复搜寻。按把头和边棍儿举索拨棍所指的方向拐弯也叫打拐子。林密草深,几步之外不见彼此,又不许乱喊,因此要用索拨棍敲击树干的办法彼此联系,称为“叫棍儿”。一旦看不到别人了,就敲一下树干,其他人每人依次回敲一声,既示意自己的位置,又示意继续压山。把头敲两下树干,是要求向把头靠拢,休息、抽烟;把头敲三下树干,是要一起下山回戗子。在原始森林里敲树干声音很响,既能联络,又能惊走动物确保安全。
休息抽烟时索拨棍要搂在怀里立着,不能放下。绝对不准坐树墩,放山人视树墩为山神老把头的座位,坐树墩是对老把头的大不敬。不能说“没”字,怕不吉利。烟口袋没烟了,拍拍烟口袋,别人会送烟给你。不准打嗑睡,打嗑睡容易“麻达山”(迷路)。压山时不准拉屎撒尿,怕冲撞山神老把头。放山人称蛇为“钱串子”,遇到蛇高兴,预示着即将见到大人参。这也是许多放山人的亲身经历,原因是鼠吃人参籽,蛇吃鼠,因此才有大蛇看护大人参之说。遇到老虎吉利,放山人也称老虎为山神爷。走过的地方没发现人参,如果把头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有人参,就返回再找,叫“翻趟子”。放山人抽烟称“拿火”,休息称“拿蹲儿”,吃饭称“拿饭”,睡觉称“拿觉”,改变住处称“拿房子”。“拿”是满语吉利、顺利的意思,都是为了拿到人参。挖到人参称“撮住了米口袋”,没找到人参称“没撮住米口袋”。对做饭的人称“端锅的”。发现人参叫“开眼儿”,要大喊:“棒槌!”这叫喊山。喊山的目的是要大家都知道发现了人参。既是招呼大家靠拢,又可避免独吞。这时把头要大声问:“什么货?”这叫接山。发现人参者得如实回答几匹叶。当发现人参者回答五匹叶或六匹叶时,大伙会一齐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发现人参者立即敲两下树干示意大家靠拢,把索拨棍插在人参旁。因其有功,此时可休息抽烟。把头也要抽烟歇气定神儿,准备挖参。如果看花了眼,喊了山却发现不是棒槌,叫“诈山”。喊诈山要么停止压山回戗子,要么给山神爷老把头磕头谢罪,继续压山。有时几天没开眼儿,为振奋精神,故意喊山,叫“喊空山”。
放山人在山里时间久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没有盐吃了,可以到涝洼盐碱地去找碱吃。这样也能补充人体对钾和钠的需要,不致因缺少微量元素而使人生病。如果山中在雨季长时间下雨,到处都是湿漉漉一片,此时不生火取暖,人就很可能被冻死在山上。而在山中到处都是湿的,没有干柴如何生火。有一种树可以在雨中点燃,这种树叫‘青棵子’,是一种阔叶树,树干呈暗绿色,表皮手感光滑,似有一层薄薄的白色蜡质。把这种树破成细条后,极易引燃。俗话说,火大无湿柴,只要在山上找到这种树,很快就能生起一堆火束。晚上生火取暖,一般用榆木、青棵子或高丽明子。这两种树烧着后,不爆,不裂,不致火星四溅烧伤烤火人。而白天为了保存火种,一般烧黄菠萝树。这种树不爱起火苗,可以很好地保存火种。
抬棒槌 放山人对二角子情有独钟。二角子传说是开山的钥匙,预示能拿到大棒槌。压山第一次开眼儿如果是四匹叶,发现人参者只能答“棒槌”,因为“四”不好听。抬棒槌就是挖参,发现人参喊山之后,首先要立即用棒槌锁“锁住棒槌”。将棒槌锁的红线绳缠绕在人参的秸杆上,两头铜钱分别搭在插在地上的索拨棍或树枝上,防止棒槌“跑掉”。因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参草难辨,转眼难寻,棒槌锁的实际作用是利用红绳与绿叶的色彩对比作记号。然后选上风头点火堆熏蚊子,防止动物靠近。火旺时要用蒿草压住火头,闷出浓烟,还要用枝叶将烟扇到人参周围,避免把头挖参时因蚊子叮咬而分心。随即开始挖参。抬棒槌是很复杂的细活儿,需要技术和经验,一般由把头来干。用手扒去人参周围的乱草树叶,开出“盘子”。人参往往和树根草根缠绕在一起,要用“快当锯”锯断人参周边的树根。树根有弹性,不能用斧子砍,防止振坏人参。细树根和草根用“快当剪子”剪断。用“快当签子”仔细拨除人参周围的泥土,从人参秸杆下面的芦头开始捋着挖,直到人参全部根须露出,任何细小的根须都不能挖断,否则卖参时会掉价。清理出来的每根人参须子都要随时用松软的土掩盖以防掉水分。抬棒槌所用的时间与人参的大小和生长环境有关,有时抬一苗大人参需要几天的时间。
人参挖出后,要“打参包子”。揭一大块新鲜的苔藓铺好,放上一些原来的土,用苔藓把人参仔细包裹,外面再包上大块的桦树皮,用楸树皮当绳捆好。苔藓柔软、潮湿、透气、不易干燥,用来包裹人参,既不会损伤人参,又利于保鲜,可使人参数月不变。抬出棒槌后,要“砍兆头”。在人参出土处附近选一棵粗大的红松树,用刀、斧距地面一索拨棍高的位置面向人参方向削去一块约一尺见方的树皮,在光滑的树干左侧按帮伙人数刻横杠,几个人刻几条杠;右侧按抬出人参的生长年代刻横杠,几匹叶刻几条杠,这就叫兆头。然后给兆头“洗脸”,用火烧去兆头四周流淌出来的松油,为了保护兆头几十年后也能看清。砍兆头的目的是纪念此处出过人参,为以后的放山人提醒,放山人往往能在许多年前的老兆头前再找到人参。也有人为了不让别的放山人知道自己所采的人参大小,而用“苏州码”记录以上信息或是将兆头指向其他方位等。
放山人自觉遵守一条重要的行规:“抬大留小”。小人参不挖,即使是遇到成堆成片的人参(五匹叶为首的成片人参叫“片”,六匹叶为首的成片人参叫“堆”),小的也要留下,待其长大留给后人挖。跑红头(八月上旬参籽熟红了的季节)的时候,抬棒槌时要把成熟的参籽儿撒播到土里,长出参来留给后人。
放山挖到人参,卖的钱帮伙成员不分老幼一律平分。有的放山人不要现钱,而要“打年纸包”。“打年纸包”也叫“打份金”就是在白露后卖掉人参,买成生活用品,如布、粮食等,在落雪后运回,晚的可在年底运回。抬棒槌时遇到别的帮伙或被人接了山,就见面分一半儿。既互相帮助,又可避祸。帮伙之间不争山场,讲究先来后到。发现已经有人在这座山了,就赶紧转移到另外的山场。发现大人参,如果当天抬不出来,只要在人参周围插几根树枝用树皮缠在树枝上将人参围起来,就可以回戗子休息,不必看护。别的帮伙看到树皮围着的人参,就知道此人参已有归属,会绕开离去,绝不会去挖。做一锤子买卖干绝户活的行为叫“卖路”。意思是以后再不能从事放山的行当了。搭的戗子下山时不拆,留给别人用。临走还要留下米、盐和火种,以备救助他人。放山人挖参不打猎。放山人讲究平等、互助、谦让、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靠山吃山还要养山,青山常在才能永续利用,体现了淳朴的环保意识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下山 如果遇以下情况,把头会决定中止放山下山回家:第一次开眼是四匹叶,第二次开眼还是四匹叶,放山人认为这是山神老把头的警告,要出事;几天不开眼,突然挖到一个大棒槌,然后又是几天不开眼,放山人认为山神老把头就给这些财,别贪心;即使第一天进山,只要抬着六匹叶,意思放山已到顶点了,再没有比六匹叶更大的货了,山神把头就赐给你这些财,必须得下山。要想再来得等到第二年;端锅的烧炸了锅或偷吃偷睡是有人心不诚,老把头不会保佑心不诚的人发财;走到悬崖绝路或突然出现大雾,是山神老把头设的路障,暗示这伙人没有财运;带的小米、干粮没有了,还没开眼,这是山神老把头的惩罚;有人被野兽咬伤,或有人滚下了山,跳了棍(迷路又找回来),这是山神老把头暗示大家有人要起坏心;放山一直不开眼儿,把头做了不吉利的梦;放山人都麻达山(迷路)了,又走出了“麻魂圈子”,这是山神老把头保佑平安,摆脱了麻达鬼的纠缠,继续放山会有危险。在挖到人参直到下山到家的整个过程中,只许评论人参的形体和参龄,不准估计挖到人参的价值。避免实际价格低于预期导致的心理失落,同时避免有人见财起意。
挖到棒槌下山后,要到老把头庙还愿答谢老把头。谁许过什么愿就必须还什么愿,诚实守信,说话算数,决不含糊。通过这种仪式不断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韭菜花市过即到开秤时期。当白露前二十天,所有放山者将所得山参包子均带至集镇寄放一定处所,公举一人为经济掌秤。待放山者均到齐之日,则宰猪设席,然后开秤打包。由掌秤者定货物之优劣,评价值之多寡,始可出价,否则不准买卖,过白露扣秤。
(抚松县博物馆龚振东供稿)
相关链接
由放山产生的古老民间歌谣已经收集到的有:《老把头绝命诗》、《先拜孙良爷》、《情郎采参进深山》、《小红孩儿》、《再也不把人参挖》、《想找人参得好心人》等12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放山神话传说和放山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收集到上千首。解放后出版的人参故事类书籍有:《抚松人参故事选》、《长白山人参故事》、《长白山风物传说》、《长白山奇观》等多部。影视作品有近年来播出的52集动画片《人参王国》、电视专题片《关东参客》等。
放山习俗的基本特征:
1.具有民族文化相融的多源性特征。放山习俗源于满族先祖靺鞨人和女真人。至少一千多年前,靺鞨和女真人便在居住的长白山采挖野山参。在长白山挖参,把汉族文化同满族文化有机相融,使放山习俗更加完整丰满。
2.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特征。放山习俗是长白山区特有的习俗,对长白山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与长白山的历史和传统联系紧密,反映了该地区文化传承的特点和风格。
3.具有传奇性特征。山神老把头孙良的传说本身就是传奇故事,无数放山人的亲身经历充满着传奇色彩。
4.具有传承性特征。放山习俗的形成历经千年,完全是靠一代代的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才得以流传至今。
5.具有科学性特征。放山习俗本身包括实用的传统技能。从专用器具、放山场地的选择、森林中方向辨别,到放山人的环境保护意识,都充满着科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