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昆明市中医院院长 李雷
昆明市中医院创立于1956年,是一家有53年办院历史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院长李雷在昆明市中医院工作了25年,从普通骨科住院医生到主任、副院长再到院长,一路走来,他是该院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最好见证人。6月6日,李雷正在北京大学参加卫生部主办的一个医院院长高级研修班,在课前的间隙,笔者在北大未名湖畔对李雷进行了专访。
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
参与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问:4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中医药文化建设。2009年“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刚刚走过云南站,请谈谈您对这次活动的认识?
李雷:中国行活动我是比较了解的,2007年我参加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北京站活动启动仪式,中国行活动是政府为中医药发展搭建的一个科普宣传的平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我非常支持。通过中国行活动,能让老百姓进一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让我们(中医药从业者)更好地反思中医药的真正内涵,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色,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近期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及国务院的《若干意见》,都对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我们很受鼓舞。
问:在此次活动中,中医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李雷:我们全院上下是从2008年下半年就开始宣传这次活动的:组织职工对中医药知识的再学习;开设“治未病门诊”及“康复科病房”;组织中医“学术沙龙”;组织健康大讲座,在电台、社区组织中医药知识讲座及中医体质调研;5月28日中国行云南站活动启动当天,组织专家在现场义诊、进社区服务、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在院内开展全天门诊及诊疗费用全免的惠民活动,从目前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院内诊治病人400多人次,共开出处方400多张,在昆明市东风广场义诊活动现场,我们15位义诊专家共接待群众300多人次,开出处方200多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充分反映了老百姓对中医药的认可,反映了昆明市中医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影响力!
问:昆明市中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宣传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李雷:第一,在院内定期举行“学术沙龙”,通过举办病案讨论、病历分析、中医理论探讨等沙龙活动,运用这种相对轻松、活泼的方式,宣传、加强各级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素养;第二,我院的“治未病门诊”已于今年4月开诊,目前配备了第一批专业的医、护人员,通过为群众提供体质辨识、膳食指导、健康管理、专科诊疗建议、养生计划等,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进行跟踪评估;目前反响不错,我们计划进一步做大,并争取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请成为新一批治未病试点单位之一;第三,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比如进社区义诊、科普资料发放、居民健康问卷调查、举行各种养生保健讲座等等;第四,积极和媒体合作,共同宣传中医药文化,今年我们跟《昆明日报》签了48期合作版面,同时也非常欢迎《中国中医药报》等中央媒体对我们医院进行相关的监督、报道。
问:这类宣传活动有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吗?
李雷:肯定是要长期做下去的。我们希望通过长期的坚持,借助各种各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技术让昆明市中医院的形象在云南省、昆明市的老百姓心里扎根、固化,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品牌建设。医院品牌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文化建设也是个长期的过程。
与专业公司合作启动医院
文化建设项目
3月17日,你们和北京的一家专业咨询公司(以下称L公司)合作,正式启动了“医院文化建设项目”,您为什么会想到借助专业外脑来操刀医院文化建设项目呢?
李雷:这个想法其实我两年前就有了,这几年全国的中医院都在搞文化建设,怎么样把文化建设工作做好、做实,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怎样避免跟风搞运动式的走秀?怎样体现本院职工的共同理念?在综合各方意见,比较了多家专业公司,充分沟通后医院决定与L公司合作,组建文化建设项目小组具体实施。通过文化建设把昆明市中医院建院53年来的“精华”提炼出来,加以固化,进一步凝聚全院上下,向外界展示出我们医院的文化品牌。
问:能否介绍一下这项合作大致的运作流程?
李雷:我们这次邀请了中国医院协会医保分会秘书长韩全意先生作为项目的总顾问,项目启动的当天,韩秘书长还以“医院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为题为全院职工作了一场医院文化讲座。项目总监、L公司的总经理李源先生则为医院文化建设项目设计了一整套操作流程:医院文化建设项目小组先是通过大量的调研、翻阅历史资料、组织全院职工的问卷调查、集思广益召开会议等方法,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经验及资源,形成具体的文字,包括办院宗旨、理念、院徽院标等,提炼出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把文化建设的成果文字化、可视化!
问:医院文化建设项目的费用投入有多少?目前进展如何?
李雷:医院专门投入了20万元来做医院文化建设项目,预计7月上旬完成,届时医院会做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把昆明市中医院的文化、理念传达给社会各界,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项目来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从长远来讲,医院马上要进行呈贡新区医院建设项目,同时也要投入新建几个社区门诊部,我希望昆明市中医院能用同一个形象、同一个声音、统一的院徽设计、统一的办院宗旨、理念等,向外界展示我们医院,从而推动医院的品牌建设。
以名科建设促进名院发展
问:最近电视剧《大国医》正在热播,洛阳正骨也跟着名声大噪,我们知道,昆明市中医院的骨科在云南省也有不小的影响力,请谈谈医院在专科建设方面的方法和思路?
李雷:说到《大国医》,我曾经还在洛阳进修过一年,我也算是平乐正骨的传人呵。昆明市中医院是云南省中医名院,现有3个省中医名科,分别是骨伤科、肛肠瘘痔科和针灸科,8个省市级院内内设研究机构,在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4个。医院在专科建设方面一直强调要发挥特色优势,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突出“特”、“优”两字方针。
问:如何做到“特”、“优”两字方针?
李雷:昆明市中医院要想在国内众多同行中做到“特”、“优”,首先一点,就是打造核心技术水平,加大建设强度,使之形成规模。其次在人才梯队建设上,大力推行“师带徒”形式,有国家级、省级的“师带徒”,把医生送出去接受培训,也有院内的“师带徒”,积极探索不同的培养渠道,培养县市区专业骨干。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从2006年至今,我们已经引进了博士1名,硕士25名。再次就是培育和打造“铁杆中医”,医院组织了一批中医骨干进行专门培养,要求我们的医生具有较强中医功底,要求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坚持用中医的辨证思维指导整个诊疗过程,用中医中药方法服务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问:是不是可以说名科集中了医院的大部分优势资源?
李雷:我们坚持以专科建设带动医院整体发展,名科促名院。同时在具体策略上推行“扶强扶弱”战略。所谓“扶强”就是说在有传统优势的特色专科建设上,继续加大投入,积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科;而“扶弱”就是努力发展男科、儿科、皮肤科等特色专科,因为在长期的经验总结中发现,这些科室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往往好于纯西医治疗,也就是说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中医特色专科。同时,扶持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及对重点专科建设有支撑作用的基础科室。
展望呈贡新院建设,踏上新的征程
问:我们知道,贵院正在昆明市呈贡新区筹建新院,请谈谈相关进展?
李雷: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按照昆明市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部署,昆明市中医院现址将整体搬迁至呈贡新区,为昆明市CBD建设让路,呈贡新院建设计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建设面积13万多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预计三年建成投入使用。
问:目前资金到位情况如何?有哪些困难?
李雷:资金来源主要通过现有土地资产置换、政府投入及医院自筹获得。由于呈贡新区的整体发展需有一个过程,我院在一定时期内也将面临一些发展的困难,如病员的不足、收入减少的影响等等。但我们有信心将昆明市中医医院建设成为全省一流、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综合性中医医院。不唯书、不唯上,不跟风,不赶时髦,踏踏实实结合医院现状及特点,坚持“医院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这就是我的治院方针。
我们相信,昆明市中医院,明天一定会更好!(刘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