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背酸痛伴腰腿酸冷
补肾活络汤
前人验方并经临床实践有效的验方
【方名】本方之名是鉴于本方的药物作用而命名的。前人以此专治产后腰背疼痛。夏桂成是在我科已故老中医季梦熊先生的笔记本上抄来的,并名之为产后腰背疼痛经效方,俟后在临床上进行加减,改名为补肾活络汤。
【组成】杜仲12克,骨碎补、威灵仙、川断、当归、赤芍、寄生、补骨脂各10克,大生地黄9克,红花5克。
【服法】每日1剂,如能喝酒者,水酒各半煎分2次服。
【功用】补肾助阳,宣风活络止痛。
【适应证】大产或小产之后,腰背疼痛或酸痛,并伴腰腿酸冷,小便较频,有时腰酸、背痛较为剧烈影响俯仰,甚则影响睡眠。
【方解】本方所治在于产后腰背疼痛。按产后腰背疼痛,属于肾虚夹有风寒,或者余瘀阻络,因此本方用杜仲为主药。杜仲乃温补肾阳的药物,佐以骨碎补、川断、寄生、补骨脂等品,大补其肾。其中骨碎补不仅在于温补肾阳,而且还有止疼痛的效果;加入威灵仙者,乃系去风湿之药,大凡出现疼痛,一般与风湿有关,而今分娩者,常易感受风寒、风湿等邪,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分娩者肾虚,腰为肾府,故当参入祛风湿之品,分娩损害,又易留瘀,故入红花以化瘀,且红花少量者,又能养血也;生地黄一味,不仅在于养血,而且亦在于扶阴抑阳,防诸多温补肾阳之药给亡血伤津的产妇带来不利影响,如无阴虚阳旺的内在现象者,可去生地黄而入熟地黄。
【临床运用】本方不仅适用于产后腰背疼痛,而且也适用于经行腰痛、闪挫损腰等病证。
1.经行腰痛 经行腰痛,或背痛颇剧,月经后期,经量偏少,色紫红,有血块,或有烂肉样血块,小腹疼痛,经行淋漓不易净,经净后诸证缓解,或者常有头昏耳鸣,小便或有频数,形体或腰腿有冷感,脉象细濡,舌质淡黯。用本方治疗时,加入川牛膝10克,延胡索12克,泽兰9克。
2.闪挫损腰 女子稍不注意,闪挫损腰,致腰背疼痛,影响俯卧,影响生活,脉象细弦,舌质淡紫。用本方治疗时,加入炙乳、没各6克,桃仁10克。
【按语】本方原名为产后腰背疼痛经效方,原方有皂角刺、甘草,我们去之,加入寄生。根据我科已故老中医季梦熊介绍,他应用本方治疗10例大小产后腰背疼痛较剧者,均获得效果。我们所加减的方剂,改名为补肾活络汤,亦在临床上前后使用于10余例,的确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或痊愈。考本方与《傅青主产后编》的养荣壮肾汤相似。养荣壮肾汤用当归、防风、独活、桂心、杜仲、续断、寄生,或加熟地黄;此方治疗产后感风寒腰痛不可转,由于是感受风寒,故方中多加一味祛风药。《伤科大成》的补肾活血汤,药用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淡苁蓉、杜仲、补骨脂、当归尾、没药、红花、独活,治疗肾虚瘀阻,因伤所致者。
关于产后腰痛,《傅青主产后编》中说:“由女人肾位系胞,腰为肾府,产后劳伤肾气,损动胞络,或虚未复而风乘之也。”因此产后腰痛,肾虚是主要的,前人认为“产后多虚多瘀”,“易寒易热”,所以产后肾虚常多夹瘀,由于产后多汗,极易感受风寒或者寒湿,因此产后腰背痛,既然以肾虚为主,同时又必兼血瘀,兼有外感之风寒或者寒湿,故出现病变上的复杂性,也就形成本方药的复杂性,故本方治之有效,也就反映了客观病变复杂的真实性。方中的杜仲、骨碎补为要药,着重分析之。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壮腰的作用,可治疗腰脊疼痛,足膝酸楚,胎漏胎堕,阴下湿痒,小便余沥等证,《神农本草经》:曰“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甄权本草认为:“肾冷肾虚腰痛,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治疗腰痛的名方青娥丸,药用杜仲、胡桃、补骨纸,而杜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药物;《证治准绳》所用的杜仲丸,是治疗妇娠二三月,胎动腰痛欲坠者,仅杜仲、川断二药。可见杜仲是治疗肾虚腰痛的主药。
骨碎补:又名毛姜、猴姜,味苦,性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接骨,行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骨折伤损,肾虚久泻,耳鸣齿痛等病证。甄权本草认为其药“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手足不收,上热下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此药研末,猪肾夹煨,空心食,治疗耳鸣及肾虚久泻,牙疼。”可见骨碎补亦是治疗肾虚腰痛的要药,所不同者,骨碎补还有着行血止血的一面,此与杜仲不同,故有治疗骨折伤损的作用。类似于川续断的功用,同杜仲、补骨脂类药同用,则重在补肾,同红花、桃仁合用,可侧重活血化瘀耳。
【加减】若形体肢冷,腰冷尤著者,加炙桂枝6~9克,肉桂6克;若头昏头痛,周身骨节亦痛者,加入炙蜈蚣2条,全蝎5克;若伴上热头痛,烦热口渴者,加入钩藤15克,炒丹皮10;若脾胃失和,脘腹作胀,大便溏泄者,可去熟地黄、当归,加入广木香9克,炒白术10克,砂仁(后下)5克,广陈皮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