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理论的萌芽 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医学理论开始萌芽。病因学说的萌芽 从甲骨文中的卜辞来看,殷商时期人们认为疾病是天神所降或祖先作祟,或是由于蛊毒为害,这显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到西周春秋时代,随着天命鬼神观念的动摇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鬼神致病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开始从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七情、饮食起居等方面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随着农业、天文、历法等知识的积累,西周时期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季节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当时传染病被称为疠疾。《周礼·天官·疾医》中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讲述了四时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礼记》中关于“(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的记载,则说明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能引起疾病的流行。这一时期,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异常变化及生活起居失常,也可以导致疾病。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患病,齐国大臣婴晏认为齐景公之病是“纵欲厌私”所致。晋国国君晋平公患病,求医于秦,秦国医生医和认为,晋平公“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郑国政治家子产认为晋平公的病,与饮食不节及过度纵欲有关。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七情的刺激对人体的机能有害,甚至可以使人致病。七情作为病因的概念已开始初步形成。此时,人们还认识到了血缘关系相近的男女之间通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如《左传》就曾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还逐渐认识到居住环境、饮食卫生与某些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减少疾病,人们在居住环境和饮食卫生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设置下水道以排除积水,凿井汲水而饮,定期清除井中的淤泥积垢等,都是改善环境卫生和饮水卫生的有效方法。春秋时期秦国医生医和提出了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的观点,认为“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明淫心疾”,把四时不正、六气太过看作是致病的重要原因,这是后世形成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源”说的基础。同时,医和还强调了情欲不节是致病的内在因素。养生理论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们自发地进行了一些卫生保健活动,这可以说是人类为了长寿而进行的最初的实践。当时流传的一些关于寿星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长寿的追求。《易经》以及《道德经》、《论语》、《孔子家语》、《管子》等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的著作中都有很多关于养生的论述,这些是养生学理论的最初起源,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对精气神与气血的认识 春秋时期,一些重要的医学名词术语已散见于当时的各种文献当中,如《管子》、《论语》、《国语》中,分别有关于精、气、神与气血的论述。认为一切有形的物质,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而来的,人也是由气生成的。人的生成是由于“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的形成是男女精气相互结合而成为水样流体,经十月长成出生。精是气的精萃,气和精是构成万物的精微物质。人的四肢九窍及内脏活动,都是以精气为渊源,有了这种精微之气,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认为世上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神作用的结果。神作用于人体,表现在外的是易观察到的韵、色、形、态,同时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的机体是由气血来决定少、壮、衰老的。这些医学概念为后世医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奴隶社会(3)医学理论的萌芽
时间
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