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经络很多人都会觉得神秘,还有人会联想到武侠作品里的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增强功力或点穴法什么的。真正的经络是什么呢?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针刺经络上的腧穴会出现酸、胀、麻、热、凉、痛等循经感传现象。最早记录经络的书籍是战国的《十一脉灸经图》和《黄帝内经》。其后有晋代的《针灸甲乙经》、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的《十四经发挥》和明代的《针灸大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外连部分组成。经脉分为正经(十二经脉)及其别出的十二经别与奇经八脉两类。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外连部分为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一经脉分别络属于一个脏或腑。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经外别络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别分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其作用是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及其表里两经间的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联系,补正经之不足。
奇经八脉为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8脉的合称,有统率、联系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由于它们分布不规则,与脏腑无直接的络属,且相互间又无表里关系,故称“奇经”。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任脉总督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因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冲脉为人身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为“十二经脉之海”,因与女子月经关系密切,又称“血海”;带脉能约束纵行诸脉;阴跷、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
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作用是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灌注气血以濡养全身。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有连结四肢百骸、主司关节活动的作用。全身皮肤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故把全身皮肤分为12个部位,分属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许多,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经络既非神经也非血管,是与神经、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及一些感受器密切相关的特殊通道。经络与神经相比较:①神经传导快,每秒可达百米;经络传导慢,每秒只几到十几厘米。②经络与神经的行走路线不同,如在足三里穴位扎针,经络传导可沿胃经直达第二足趾,也可直对膝关节向上传导,而神经只会向下传导。③经络与神经密切相关。如针刺合谷穴,人会感到面上发热,有时汗出、泪流,这些都是针刺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变化的效果。
(2)体液论:认为经络中的气血是指人体的体液,经络是体液的运行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3)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通道。
(4)我国学者孟昭威提出第三平衡学说,认为从经络传感速度介于神经、体液之间看,经络是协调体表、内脏的未知系统,三者协作完成全身平衡的调节。
(5)有学者认为,经络不是人体特殊的结构或系统,而是大脑皮层中的循行性立体反射系统。体内并无经络实体,经络效应在脑内形成。
无论如何,经络是切实存在的,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均有重要意义。随着对经络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必将完全探知它的“庐山真面目”。
医巫同源,医生也是巫师吗
所谓“医巫同源”是说医学产生的最初与巫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医生与巫师的职责与身份在蒙昧时代有许多交错、重叠的地方,医、巫很难分家。巫作为一个部落中掌握较多技术知识的人物,确实比其他人更易拥有医学知识。巫师从事的神职活动中,除了代鬼神发言、歌舞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医治疾病。古代有专门的巫医,他们采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手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者),以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的手段。“医”的繁体字为“毉”。从字源学上也可考察到“医”与“巫”的联系。
从大量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出,当时奴隶主阶级的医疗活动,几乎都是运用占卜祈祷祖先神鬼以求疾病、伤痛痊愈,或卜问疾病的发展情况。但此时的医疗活动并非全为巫师所掌握,民间也依靠其朴素的经验在不断进行着医疗活动。如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头、耳、眼、鼻、口、舌、骨、心、肠、胃”等解剖部位的记述。
医学与巫术从来就有着根本的区别。巫是幻想用超自然的力量来影响或控制客观事物,属于纯粹的迷信活动;医学却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医巫杂糅仅限于医学的起源阶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逐渐脱离巫术,独立门户,并与巫进行着较量。
周代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医药管理制度,使医巫分离。据《周礼》所载,六宫体制中把巫祝划入春宫之列,把医师归于天宫管辖。《周礼·天宫》记载,医师是官名,为众医之长,职权是“掌众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药事。”此时,医生与巫师已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互不相干。《左传·昭公元年》中有医和给晋候诊病的记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这段精辟的病因、病理诊断,将中医推向新的高度,标志着医、巫的彻底决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扁鹊的“六不治”。其一就是“信巫不信医者,不治”(就是说,相信巫术而不相信医术,疾病就不能痊愈)。这成为后世众医家的格言。《素问·五脏别论》又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这一结论影响中医2000余年,保证了中医非鬼神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