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密不可分,故历来医家研究药物者不少。浙江由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药物不少,有驰名世界的“浙八味”,还有许多动、植物药,引起了历代医家研究的兴趣。例如陈衍、贾所学、吴仪洛、施雯、赵学敏等,都为中药的发展作出贡献。
陈衍,字万卿,宋代光宗~理宗时,黄岩人。博通经史,留心医药,发现《本草》所列,异同杂揉,泛用混淆。于是参校南宋诸家《本草》,芟繁纂要,笃志诠评,在宝庆丁亥(公元1227年)完成初稿,定名《本草精华》。继又广泛采访,反复订正,经二十余年,于淳佑八年(公元1248年)定稿,更名为《宝庆本草折衷》,于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付梓。它保存了其前“本草”之孤本。
贾所学,名九如,明末、清初,嘉兴人。博学善文,好黄老学,与李延昰相交,平素留心于药物性味之考究,著有《药品化义》(一名《辨药指南》)14卷,刊于清代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卷首诸论系李延昰补出,计载有“本草论”(简史)、“君臣佐使论”、“药有真伪论”、及“药论”。卷1为“药母”及“辨药八法”,卷2~13,共收148种药品,分气、血、心、肝、脾、肺、肾、痰、火、燥、风、湿、寒等十三类,每药按辨药八法分别说明,每卷之末,有综述概括该卷之要点。
吴仪洛,字遵程,世居澉浦(今海盐县)生于清代雍正,活跃于康熙、乾隆间。幼业儒,私淑张履祥,乾隆初入泮,后弃而习医,披览家藏医书,究心轩岐、仲景之学,为增进学识、开拓眼界,曾游楚、粤、燕、赵等地,并留四明(今宁波市),居天一阁达五年,征文考献,不遗余力,故称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嗣后,归里业医,名噪乡闾,诊余之暇,著书立说,计有《本草从新》《成方切用》《一源必徼》等十种(据《从新•自序》曰:“拙著医书十种”)。《本草从新》刊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吴氏 鉴于《本草备要》“有承误之失”,故作重新修订,半数保留,半数增改,并补充了《纲目》未载之药,简明实用。
施雯,字澹宁,又字文澍,清代康熙、乾隆间,余姚(今余姚市)人。尝谓:“药不可独用,病不可泛治”为诫。博取群书,援引论证,钻研古方,与严洁、洪炜合撰《得配本草》十卷,刊行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本书选药647种,除明各药功用外,特详药物间之配合应用,列药品之得、配、佐、和,后有“奇经用药考”附录。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杭州市)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卒于嘉庆十年代(公元1805年),享年87岁。赵氏尝习儒,后弃而业医,专心于医药文献之搜集,潜心于岐黄,焚膏继昝,尤敬仰李时珍之谨严,仔细披览《本草纲目》后,感叹其尚有遗漏。于是,用了四十余年时间,查阅六百多种文献,深入民间,巡行各地,甚至亲自种植药材,编成《本草纲目拾遗》十卷,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本书共收载药品921种(包括附记的205种),分18类,其中716种为《纲目》所未录者,161种药品据《纲目》又加补订,故名曰“拾遗”,符合实际。
浙江医家,对药物学的研究,可称队伍庞大,阵容坚强,实力浓厚,还有许多带有地域性的“本草”著作,也同样丰富了临床工作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