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注解伤寒论》释误 文献考证
摘要:本文指出《注解伤寒论》释误之处有失于运用本训、未详脉象名误、不明词义致误、训诂无据及当释未释等几种情况,堪为注释古医籍之借鉴。
《注解伤寒论》为金·聊摄成无己所作,由于成氏首注《伤寒论》,《注解伤寒论》成为明清之际最常用的版本,然其注文亦有欠妥之处,故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亦需指出其误释之处,为今后注释古医籍提供借鉴。今聊述如下。
失于运用本训
成氏于注释病名、方药、字词中,间有失误之处。有些由其失于运用本训所致,现详述如下。
1.释肺痿例
成氏于19条释“肺痿”曰:“吐脓血,谓之肺痿。《金匮要略》曰:热在上焦为肺痿。谓或从汗或从呕吐,重亡津液,故得之。”莫枚士于《研经言》中提出异议,其谓:“肺萎,肺之大叶不举也,其外症以咳而唾白沫者为真,《病源》或兼欲咳不能咳及呕逆,小便言之,成无己注《伤寒论》,则以咽喉不利,唾脓血为肺萎,皆非的候,惟《外台》引许仁则云:肺萎之状,‘唾白如雪,细沫稠粘’,此八字深得仲景言外之意,最为的当。若巢、成所说,乃其兼症,或有或无,未可必也。肺萎病当属六极,气极之一也。多在久嗽之后,骨蒸之余,其甚者,白沫中带血,且或带脓焉,故《金匮》云: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萎,数实者为肺痈,仲景以脉之异,辨其症之同,亦可知脓血不独肺痈有之。”[1]按《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中论及肺痈与肺痿之区别时云:“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2]成氏之误明矣。
2.释郑声例
成氏于210条注中云:“郑声者,郑音不正也。《论语》云:‘恶郑声之乱雅乐’,又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言郑声不正也。今新差气虚,人声转者,是所谓重语者也。若声重,亦声转之故。”但后世医家多有异议。
楼英于《医学纲目》中提出异议:“谵语者,谓乱语无次第,数数更端也。郑声者,谓郑重频烦也,只将一句旧言,重叠频言之,终日殷勤,不换他声也。盖神有余,则能机变而乱语,数数更端。神不足则无机变,而只守一声也。……成无己谓郑声为郑卫之声,非是。”[3]舒诏亦以为成注训“重”为“众”是错误的。其引李肇夫语曰:“重字读平声,重语,当是絮絮叨叨,说了又说,细语呢喃,声低息短,身重恶寒,与谵语之声雄气粗,身轻恶热者迥别也。”[4]按郑声,淫声也。《刘宾楠正义》:“乐记云:郑声,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熬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是四国皆有淫声。”然《伤寒论》经文中有自训曰:“郑声,重语也。”是则可知,淫乱之义,古有明训,重复之义,经有自训,故成氏释“郑声”为郑卫之音欠妥。后世各家从文字考证、病机分析上指明成注之误,与临床实际相符。故郑声为郑重频烦之义为妥。
未详脉象名致误
成氏于“辨脉法”中释“此名为革”句曰:“所谓革者,言其既寒且虚,则气血改革,不循常度。”方有执承此说,但认为革义有二,其曰:“革,言革易常度也,妇人阴血充足而能化,则得坤顺之常,半产漏下,则不足以言坤之资生矣。男子阳精充盛而能施,则得乾健之常,亡血失精,则不足以言乾之资始矣。天地之大德曰生,男不足以言资始,女不足以言资生,则人道大坏,故曰革也。一说革读亟,变而促迫也,亦通。”[5]按《脉经·卷九·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中载:“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脉则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6]此句与《伤寒论》中句相似,《伤寒论》中无“寸口”二字及“旋复花汤主之”,“脉则为革”作“此名为革”,“虚寒”作“寒虚”,较《脉经》多“男子则亡血、失精”七字。可见,革当为脉象名称,非为气血改易之义。
不明词义致误
“支”字,成氏于146条训“支”为“散”。王肯堂驳成注曰:“支节,犹云枝节,古字通也。支结,犹云支撑而结,当活看,不可拘泥文字,若训作散,则不能结也。南阳云:外证未解,心下妨闷者,非痞也,谓之支结。”[7]钱潢亦谓“支”应训作支撑,其谓:“愚谓:成氏以散字训之,固误,而方氏以支饮博聚为解,亦未中窾,《尚论》谓邪结于心下偏旁,而不中正。若如其说,则仲景不谓之心下矣,诸说之中,当以支撑之解为近是。”[8]按支字本义为去竹之枝。《说文》:“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有柱、掌之义。《国语·周语下》:“无之所支,不可坏也。”注曰:“支,拄也。”此条之病机为邪入少阳,而太阳证未去也,既有表证又有少阳证,详少阳证之表现之一为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即胸胃部有支撑之感觉,故此处训“支”作“支撑”义胜。
训诂无据
成氏释“辨脉法”中“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曰:“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按诸字,辞书中均未载此义。《说文》:“萦,收卷也。”《广韵》:“萦,绕也。”故成氏此释为训诂无据。
当释未释例
仲景332条中有“索饼”一词,成氏未作注释,不仅读者不明,后世注家亦众说不一,或以为素常所食之饼,或以为无肉之饼,或以为麦饼,如方有执曰:“索,当作素,……素,常也。谓以素常所食之饼饵饲之,以颐其情也。一说无肉曰素,谓不令犯食禁也。”[9]钱潢曰:“索饼者,疑即今之条子面及馓子之类,取其易化也。”[10]王先谦曰:“成蓉镜曰:‘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按索,原意为草绳也,《说文》:“■,■有茎蒿,可作绳索。”《释名·释饮食》中有释索饼者:“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之饼,皆随形而名之也。”宋金时有索粉,《老学庵笔记·一》谓:“集英殿宴金国人使九盏,第七奈花索粉。”[11]即以绿豆粉制成之条形食品,亦称粉条或线粉。由此可见,饼前冠以“索”字,为表其形状,索饼当为条形饼,即面条之类的食品。
虽成氏之注尚有许多不足之处,然其首注《伤寒论》,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其为后世学者的再注解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莫枚士.研经言[M].第1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18.
[2]张机.金匮要略方论[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2:22.
[3]楼英.医学纲目[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333.
[4]舒诏.新增伤寒集注[M].大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岁卷五:11.
[5]方有执.伤寒论条辨[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72.
[6]王叔和.脉经[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84.
[7]王肯堂.证治准绳.见四库医学丛书[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769.
[8]钱潢.伤寒溯源集[M].第1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57.
[9]方有执.伤寒论条辨[M].第1版.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22.
[10]钱潢.伤寒溯源集[M].第1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342.
[11]陆游.老学庵笔记.丛书集成初编[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据津逮本影印,1985:2766.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济南,250014)李玉清 指导 张灿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