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张灿玾 中医经典 文献研究
摘要:张灿玾教授从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数十年,为古医籍的整理研究、中医文献学科理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经典医籍的研究方面,颇具心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文重点介绍了先生对《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的研究心得,以及运用经典医籍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经验,以期对研读经典医籍者有所启迪。
张灿玾,男,1928年7月生,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先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60年,在中医临床、古籍整理、经典医籍研究、中医文献学科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两次被山东省委、省政府选拔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先生致力于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先后被卫生部指定为华北山东片古籍整理学术牵头人、学术评审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技成果评审委员,承担和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多项,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等12部学术著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在中医文献学科的理论建设方面,先生撰写了百余万字的《中医古籍文献学》,为该学科的理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在经典医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经典医籍研究心得
1.《黄帝内经》的研究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渊薮,对其进行研究者代不乏人。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撰写了70余万字的《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一书(尚未正式出版)。该书对《黄帝内经》的作者、形成年代、流传演变及学术渊源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
有关《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先生认为今本《素问》与《灵枢》当是取材于先秦、成编于西汉、补亡于东汉、增补于魏晋或南北朝、补遗于唐宋。①取材于先秦。《素问》与《灵枢》的引书中,有诸多与阳庆禁方书名称相同或相近者,如《素问·病能论》:“《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灵枢·寒热病》对经脉有“臂”、“足”之称,如“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此与马王堆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之称谓亦同。此可说明其引用的文献,必有诸多源于先秦之旧籍,或有的内容为汉以前之遗作。②成编于西汉。虽有人言其成书于战国或周秦时期,然汉以前今存文献,均无“医经类”之书的记载。另据《素问》、《灵枢》中诸多涉及于天文、历法、五行与五脏之文,均与西汉有关文献相吻合。确认其成编于西汉,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比较契合。③补亡于东汉。《内经》成书之后,经战乱之灾,必有所散亡。据钱超尘《内经语言研究》列举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八正神明论”、“离合真邪论”、“针解篇”,《灵枢》之“外揣”、“经别”等篇韵文的研究,发现东汉音和西汉音的不同。说明似此等文例,极有可能为东汉人所增补。或搜求遗文而加以补充,或全系新撰而成的篇文,惟今亦难详考。④增补于魏晋或南北朝。晋初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已言及《内经》“有所亡失”。而今存王冰次注本《素问》与全元起本篇目及《太素》相校,多出运气七篇大论。据王冰序云,似张公秘本中已有之。此部分内容,晋以前及《甲乙经》中均未论及,故其或当魏晋南北朝时所补。⑤补遗于唐宋。王冰注本缺“刺法”、“本病”两篇,然林亿新校正《素问》时,已有此二篇流传于世。林亿等观其文义,认为是后人依托,故未予认定。[1]
根据《素问》、《灵枢》的内容,先生提出了中医的脏腑功能系统的新观点。其内容包括水谷传化之府、水液代谢之府、呼吸气化之府、营血循环之府、神志活动之府、生殖化育之府。如“水谷传化之府”,包括口、咽、胃上脘、胃、胃下脘、小肠、大肠、魄门等脏器,其中之水液,部分渗溢入于三焦、膀胱,另外通过脾的作用,共同完成水谷的运化。
2.《难经》的研究
《难经》作为解经之作,人们一直认为其所解之经为《内经》。先生认为《难经》所解之经似非《内经》。因为《难经》的设问之辞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经言”类,共有26难,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二是书言类,仅有2难(第六十三、六十四难),均称“《十变》言”;三是径言类,即直接提出问题者,既不引经也不引书,共有53难。在“经言”类与径言类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有些问题见载于《内经》,有的问题与《内经》文异而义同,有的问题则题同而义异,有的问题不见载于《内经》。如《难经·七难》言三阳三阴之至,《素问·平人气象论》有三阳而无三阴。另外《难经》十九难“脉有逆顺,男女有恒”及二十难“脉有伏匿”等,不见于《内经》。而《难经》十七难、二十一难所言“经言”之文,却见于《脉经》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根据这一情况,先生认为《难经》所解之经,有可能是《扁鹊内经》或《外经》中的部分经文。其中含有与《黄帝内经》相同者,其原因是扁鹊内、外经很有可能与黄帝内、外经同为托名之作,时人在编纂该书时,均使用了当时存世的相同素材,如经脉、刺灸等,故有些问题则可同时见载于两书中。
3.《针灸甲乙经》的研究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先生作为《针灸甲乙经校注》的主编,对《甲乙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5万余字的“校注后记”。对《甲乙经》的作者生平及成书年代、名称及卷数、版本源流、内容体例、林亿等新校正基本情况、对后世的影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甲乙经》版本源流及现存版本考析方面,先生认为《甲乙经》的传本系统主要有三:一是医统本,即《医统正脉全书》本;二是正统本,即明·英宗二年正统丁已重刊本;三是蓝格本,书末有“熙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进呈奉圣旨镂版施行”,现收入《东洋善本医学丛书》。三本之中,医统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正统本尚未发现其刊本的有关资料,仅见少量残本,皆抄本;蓝格抄本为目前仅知的孤本。
在《甲乙经》新校正的基本情况解析方面,先生对其校勘方法及校记书写的条例进行了总结,对林亿等新校正给予了高度地评价。《甲乙经》新校正中,①旁据他书互校者,计有260余条,其中据《素问》校者200余条,据《灵枢》校者仅24条。结合《素问》新校正引用《灵枢》较少,且特出“惜不全”之说,可进一步证实,林亿等所见《灵枢》传本残缺较甚。②别本对校者,约有200余条。③引注旁校者,约有130余条。④属林亿等自按者,多为对经文或校文的说明及少数语词的释文。⑤小字注文似非尽为新校正语。先生指出,认真研究和总结林亿等校书经验,对进一步发展校勘学理论和古医籍的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关于《甲乙经》对后世的贡献,先生将其归纳为四条。一是弘扬《内经》学术;二是合三书,打破原经文篇序,使事类相从,易于寻览;三是保留了《明堂》的基本内容;四是形成了针灸学术的经典性专著,不仅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国际上对传播中医学术,也有深远的影响。
4.张仲景著作的研究
在仲景著作的文献研究方面,先生根据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及古医籍的征引情况,对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传本、《伤寒论》的内容与体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伤寒杂病论》虽佚,然就今存古文献而论,当以《脉经》、《千金翼》及王洙所得旧藏本,或更接近原书内容。”
在仲景医方来源的研究方面,先生认为其来源有三:一是源于汉人医学文献中。在仲景之前已有有名医方存世。这从王叔和《脉经》中保留的不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数十首方名及《金匮要略》引“侯氏黑散”等方,似可得到证实。二是源自师长之手。仲景之学原有师承,如张杲《医说》云:“后汉张机……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太平御览·方术部·医二》亦有记载。三是出自仲景个人。仲景继承前人经验,结合自家体会,自制医方若干。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对方剂学贡献的研究方面,先生认为,仲景医方的类型有单方、复方、合方,其应用方法有内服方、外用方、导药方、坐药方等,其剂型有水剂、丸剂、酒剂、散剂、栓剂等。以上情况,反映出汉末方剂的发展,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经典医籍指导临床实践
先生的祖父士洲公、父亲树乾公皆为当地名医,受其熏陶,先生自幼酷爱医学,勤于书卷。在临证之余,喜读经典医籍,兼及经史子集,涉猎极广。在数十年的古医籍整理研究过程中,更是饱览群书。先生常以经典医籍的理论为指导,从前贤的论述和经验中受到启迪,临证遣方用药,每能获效迅速。如在“呼吸系病诊治一得”[3]一文中,先生对感冒、咳喘病证的论述及诊治经验,既反映了先生深厚的理论功底,也反映出经典医籍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意义。
1.根据经典医籍确立治则与治法
有关感冒的治法,前人多有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伤寒论》提出的解表发汗诸法及方证等,均为要法。
解表之法,有辛温、辛凉之别。先生根据《伤寒论》太阳病篇第96条小柴胡汤服法:“温覆微汗愈”,阳明病篇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身■然汗出而解。”基于上述两条经文,先生认为“感冒早期,或无汗,或汗出不彻者,必尽快求得汗出。”以此为病邪谋去路,发汗只是手段,祛邪才是其目的。发汗之药,必以轻开宣发为是。若是沉降重滞者,则有碍于发汗。
凡遇感冒强令热退而外邪不解,常感周身不适者,先生常以小发其汗法治之。师法于张仲景《伤寒论》桂麻各半汤与桂二麻一汤等小发汗剂之意。
痰饮咳喘,以秋冬季为甚,重者常见面目浮肿,倚息不得卧,痰稀或粘滞不易出。先生治疗此病,遵从仲景《金匮·痰饮咳嗽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以小青龙汤为主方。并提出治疗本病的四条原则:一是治本病以“温化”为主,尽量少用苦寒类药,以本病重在促进肺气之布化,寒则不利于阳气的温煦。二是小青龙汤中干姜、五味子、细辛三药,至关重要。干姜、五味子一散一敛,正可助肺气之开阖作用。细辛性味辛温,《本经》谓“主咳逆”,《别录》谓“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故特适用于慢性痰饮咳嗽。三是凡心肺气虚者,不可用麻黄,喘可用杏仁。此正仲景所谓“麻黄发其阳也”。四是凡有水气泛滥,可加桂枝、茯苓,以化气利水。
2.研读古籍,辨识今误
当今治感冒之方,多以辛凉平剂银翘散为主,但有感冒初期过用苦寒重剂之弊。先生结合古医籍所论,首先对方源出处及前人组方用药之意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今之治感冒者,时见起始即用大苦大寒之药,既违前哲遗训,又不合乎病情。”[3]据先生考证,银翘散原系吴鞠通根据叶天士先生治温病初起之病案用药组合而成。《临证指南医案》虽于风温、温热两门中,发病初期有用此法的案例,但在风、寒两门中,治外感初起尤以辛散为主。
今人治感冒,多有在感冒初期,于辛凉解表药中大剂量使用大青叶、板蓝根者。然考之古医籍,大青叶之药用方,如《千金方·伤寒》有五首方用大青,乃治腑脏温病阴阳毒等病;《外台》卷一诸论伤寒方有大青,亦属主治伤寒温病有热毒之方。板蓝根之组方,今见于《医方集解》普济消毒饮,云“治大头天行,初见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先生认为此二味药,味苦性寒,与治外感初起宜从表解而用辛温或辛凉之法,颇难协调;且其味甚苦,易伤胃气,性寒则沉降,不利于发散。若用量偏大,时见用之不当而引起某些坏证,当审慎注意。如此研读古医籍,对临床辨证用药颇有指导意义。
经典医籍作为中医药学术的渊薮,是前人临证经验和医学成就的系统总结。历代医家无不习读之,并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迪。要想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更不应该忽视经典医籍的作用。邓铁涛老曾呼吁:“为了更有成效的创新,全国中医,特别是中青年中医,都先来个大温课,重读四大经典与历代名家学说,以提高临床和理论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中医学与21世纪的最新科技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才能闯出新天地,才能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新贡献。”[3]
参考文献
[1]柳长华,徐春波.张灿玾学术经验辑要[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7~82.
[2]张灿玾.针灸甲乙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936~1940.
[3]佘靖.碥石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335,6.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济南,250014)徐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