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古医籍各家证治诀微》书评
——读江一平等主编《古医籍各家证治诀微》之后
《古医籍各家证治诀微》又名《古医籍图书诀微》,本书通过古代医籍文献,探讨各家的证治的诀窍与微奥之处,使读者能在中医、针灸、各家学说诸方面有所受益与启迪。主编江一平老阐长中医、针灸、各家学说、医学史,曾于1996年主编《中医辨治经验集粹——当代太湖地区医林聚英》,该书弥补了地区性医史之不足,很有学术价值。今读本书之后,总体上认为是一脉相承,起到互补作用,也可认为是前著的继续与发展。
一、本书序例依次为:一、论述阐微,二、治学思维特色,三、养生,四、诊治皇室(御医),五、学术源流,六、各家学术经验探邃,七、各家证治,八、治法遣药,九、针灸流派,十、对外交流,十一、医坛杂著,十二、访书杂记。各篇之中又详为分析栏目,多则几十篇论文,少则几篇,但篇篇均有明晰的内容,没有重复。或论人,皆有生卒年代,通过考订,不仅修正了以往教科书、文献史料之不确切,且补充其不足;皆有事绩,重点突出,围绕于临床证治,心得体会,足可为后世法;过去书籍有记载的人物,增添了新的内容,或重点突出某一部分;与单本、丛书、汇编、汇刻的内容并不矛盾,且多新意,有的为以往书籍的补充,且很少重复。如《柳选四家医案》出版后很受学者关注,解放前的私立中医学校均以此作为医案范本。今本书所收载内容有专题专论,既为该书之补充,又为某一家及其门人的医著详为阐述或补充,因此读前书的人为本书篇章之铺垫,本书某篇章又为该书做了填补与续篇。
二、某些基本理论,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得到充分理解与深入思考,更感到祖国医学之伟大宏深。
1、诊法常以平旦“平旦”是指机体在特殊状况下——自然界昼夜相交,人体阴阳匀平,内外环境相对稳定时,脏腑功能、气血经脉处在一种特定的生理状态,这种状态由生物节律所决定,平旦时的一切,均以本来面目出现,此时诊病,不论从脉象上,还是从外在体征上,都可以观察到其真实的生理、病理状况。尤其脉象是人体生理、病理信息最为直接且灵敏的反映,所谓“气口独为五脏主”,所以更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胃气的多寡、脏腑气血及病邪的盛衰。故“平旦”诊病不是“安静”状态可以替代的。
2、神机气立学说源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是所有具有不同特点的辨证论治方法的核心框架,天人相应思想的理论总结,阴阳平衡状态的具体描述,疾病发生机理的深刻揭示,中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桥梁。
3、痰瘀相关、同源痰瘀同源、同病、同治,依存互根、相互转化、共同消长——炎性反应、常态反应、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人体物质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内经》名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即为痰瘀互见而设。
4、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人对世界本源的一种解释,也是对世界多样性的一种概括。用现代控制论来说,五行生克犹如一个闭合的系统,而金木水火土则各为子系统,它们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控制又反控制,不停地循环,通过“牵制”,以保持整个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金能生水,水亦能生金,金燥肺痿,滋肾水可救肺金之急;水能涵木,木亦能生水,肾水枯竭,清肝可以滋肾;木能生火,火亦能生木,肝寒木腐,益火可以暖肝;火能生土,土亦能生火,心火虚衰,补脾以养心;土能生金,金亦能生土,脾气衰败,须益气以扶土。此五行可顺行,亦可颠倒。至于肺来克木,须补心以制金;肝来侮脾,宜补金以制木;脾燥消肾,当养木以抑土;肾水凌心,当扶土以制水;心火刑金,须壮水以制火。此借强制敌,围魏救赵之意也。
5、鲜药之用江南一带,物产丰富,可供食疗药物及药用鲜品尤多。薛生白善于就地取材,用鲜品治疗温病为用药的又一特色,用西瓜汁、鲜生地汁、甘蔗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以滋胃液、散逆气。用鲜莲子配生甘草、生谷芽健脾、养心、益胃。用鲜生地、生首乌、鲜稻根泄热救阴;用大豆黄卷、鲜菖蒲,宣气化湿辟秽;鲜地龙祛风止痉。柳宝诒喜用鲜药,即未经干燥和加工炮制的新鲜生药。因其自然气味损失不多,药用成分较为完整,故其气味纯全,作用较强。部分鲜药含有丰富的浆汁,更有直接的增液生津之功。他喜用鲜生地、鲜沙参、鲜石斛、鲜芦根、鲜竹叶、竹茹、鲜薄荷、荷叶、菖蒲、青蒿、藿香、佛手、莲藕、竹沥、莱菔汁、首乌、姜、葱、梨等。突出作用:处方轻灵活泼,不滞气机,如温病热毒伤阴,急用养阴增液生药;风热初感,受自上焦,用辛淡鲜宣散风热及淡渗除湿;湿温之邪,侵袭人体,蒙蔽心包脑窍,致神志矇眛,嗜卧多眠,选芳香辛开之鲜药以开窍醒神。用法:鲜药直接入煎;鲜药绞汁入煎;鲜药绞汁重汤另瞛;鲜药煎汤代水煎余药。
三、本书最后一文“访书杂记”,等于本书的后记或结语,说明主编作者多年来对中医文献学的执着追求,苦辛酸咸的心情可以体会,白纸黑字跃然纸上,使读者体会到好书的编成,来之不易。
近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段:“一本书的出版就象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都得经历七灾八难,越是斯文,遇到的麻烦可能越多,只要一步不慎,便会全盘毁弃,能像模像样存活下来,其实都是侥幸。”可以做为对本书的认同。
本书若能于书末编成“人名索引”、“书名索引”、“方剂索引”、“药物索引”等,可能对读者更有裨益。不知作者以为然否。又再版时还需再为校对,以改正错字或倒空。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谢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