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

时间
2008-12-09

【概述】

本节主要指预防外科化脓性感染,此类感染常因化脓性致病菌诸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等引起。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脉率加速及白细胞计数增高,重者甚可出现感染性休克。预防外科感染,主要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及预防和减少细菌传染等。

用针灸预防外科感染是近20余年的事,通过上万例观察,已经表明对各种清创术后、各种操作复杂的无菌术后及外科、妇产科术后等的感染预防,有良好的作用。并发现针刺后第二天周围血液中的嗜伊红细胞数值开始升高,第三、四天达到高峰;针刺对白细胞总数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针灸预防外科感染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调动病人体内抵抗各种细菌的能动因素,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促进机体代谢机能。

总之,针灸是预防外科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以体针为主。

方法:

- 体针(之一) -

取 穴:

上肢

常用穴:曲池、合谷。

备用穴:手三里、内关。

下肢

常用穴: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备用穴:髀关、风市。

躯干

常用穴:脊柱点(位置在后溪穴后二分)、委中。

备用穴:环跳、秩边。

脊柱点位置:后溪穴后二分。

操 作:

在外科手术结束后即行针刺预防。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取穴。一般取常用穴,酌加备用穴。以28号1~2.5寸毫针(据不同穴区选用),进针得气后,以中等度刺激行平补平泻法,针感宜向四面放射,留针20min,其间行针1次。每日一次,直至创口愈合。

效 果:

共预防1015例,其总有效率达96.3%~97%。

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包括普通外科、骨科等)的术后感染预防。

(2)预防对象,只要不是机体调节功能极度低下者,均可采用此法。上述方法,除了用于无菌手术法,对有菌手术及外科感染者,亦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关于预防时机,首次针刺一般都应在术后即刻于急救室或手术室中进行。之后,再据症情,在当天或第二天继续针刺。贻误时机,容易影响效果。

- 体针(之二) -

取 穴:

常用穴:足三里、八髎(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曲池。

操 作:

于手术结束时,在手术室内当即针足三里,以强刺激补法(分数层进针,一次退出),持续1~2min后出针。针刺深度约1.5~2寸左右。八髎穴用28号长针一根,刺入皮下紧靠骶骨,贯穿下、中、次髎,直到上髎。采用中等度补法,亦不留针。第二日开始,针刺曲池穴,上、下午各一次,进针后手法仍以数进一退之补法,轻或中等度刺激,出针后,按压一下针孔,一般连续针刺3~7天。

效 果:

通过近6000例的预防,有效率达到99.4%。实验室检查证实,针刺后24h,白细胞增加,并以中性为主,多数可增加2~3倍,2~3天后逐渐下降。细菌培养,原有链球菌、大肠生长受到抑制,迅速恢复正常。另外,经针刺预防,剖腹产后病人乳汁分泌非但未减少,反见增多。在非月经期的阴道涂片上,可见大量角化细胞,显示针刺是通过对整体的调整来达到预防目的的。

注意事项:

(1)本法主要可预防妇产科手术感染,

(2)本法在操作上有独到之处,要细心体会切实掌握。

(3)其他注意事项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