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广东省政府领导的见证下,我们非常荣幸地拜师张琪教授学习。从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不断琢磨着如何能真真正正地成为导师的学术继承人之一。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了指导我们学习,导师在百忙中不辞舟车劳顿,从遥远的北国哈尔滨两度来到闷热的广州;平时则不厌其烦地在电话里授业解难,每一封信件都是亲笔书写。在这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导师不但具有高明的医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德情操。导师终于成为中医界一代宗师的成功之路,对我启发尤深。跟师学习,已成为我们医学生涯的新起点。
导师在《张琪临证经验荟要》序言中说“人命重于千金,于是勤奋尤加,白日出诊,夜间攻读,终岁以为常”;“医乃活人之道,予不自欺亦不欺人。”导师自业医以来,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置于至高的地位,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正是导师这种为人、为医思想的具体体现。导师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风貌,重视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医疗作风以及不断学习、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对我们的医德教育起到了模范作用。从学生对导师的爱戴、同道对导师的敬佩、各级领导对导师的重视,尤其是众多病人对导师的信赖和感激中,我看到了导师的成功,也感受到一代名医的风范,更加深刻体会到该如何去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名家。
晋升副高级职称后,在继续学习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惑,究竟如何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呢?跟师学习后,我们心中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榜样,导师像一座明亮的灯塔,照耀我们不断前进的道路。通过跟从导师的临证学习,同时学习导师著作,结合学习经典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总想方设法试图在导师的著作中求证,并及时通过电话、书信,以及当面请教,以不断提高中医辨证施治水平。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再拜师学习,尤其是能得到名家的点拨,常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使自己的学识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因此我觉得跟师学习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学习的契机,一个再学习的原动力,是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继续教育形式。
导师明确指出,我们每一年轻中医都要有一个明确目标,这就是要尽早成才。跟师学习是促进个人成材的一个途径。导师不断告诫我们,跟师学习并不排除其它方面的学习,如学位学习,学习其他名家的经验,学习边缘学科,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学习方法学等等,导师认为这些学习都是成才的促进因素。导师这种博大的情怀,在学术上广开思路,毫无门户之见的治学精神,极大地影响了我的成长。因此,跟师期间我们攻读临床在职研究生;到华西医科大学系统地学习循证医学,并参加医学文献系统性评价方法学学习;到北京大学第一医学院学习肾脏病研究新进展;又到西安外语学院加强外语的学习等等。导师提出跟师学习是“继承与发扬”的统一体,只有将跟师学习与全方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和提高。
在导师悉心指导下,通过努力,我们被遴选为医院的“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等。先后承担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尿素康治疗慢性肾衰的分子机制探讨》及广东省教育厅、广州中医药大学整体规划重点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多项,在医、教、研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跟师张老学习,是我们今生难得的学习契机,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把跟师学习与个人成才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扎实工作,刻苦学习,有目的有重点地向导师和导师的其他学术继承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导师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握导师的学术思想,才能真正成为导师的学术继承人之一,也才能真正成为我院的学术骨干,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才不会辜负导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与全力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