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为了将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都控制在完全正常的范围内,不惜经济支出和肉体痛苦,整天想的是尽快将糖尿病治愈。
以下六种做法就是这类患者的真实写照:①整天为治病奔波,遍访名医,求购“新奇特效药”;②吃饭按书本,多1克不吃,少1克补上;③运动按公式,步步计算;④测定尿糖,每小便1次就测1次;⑤测血压1天达20多次;⑥遇医生必问,若两位医生说的不一样,就去看书本,一旦书本看不懂,医生说的又听不明白,心情就烦躁,吃不香睡不着。
这些患者每天的活动都围绕着治病进行,生活毫无乐趣,日久天长,有的患上了抑郁症,有的病情加重。这些患者把“以人为本”的治病主体变成了“以病为本”。原本是自己要治疗疾病,结果却变成了疾病来控制自己,自己成了疾病的奴隶。
这些患者的做法,主要是由于对糖尿病的理解有偏差。要知道,糖尿病患者正确的做法是:既要积极治疗,又要尽可能地享受人生的欢乐,这才是正确的治疗理念。治病一要讲原则,二要讲灵活,血糖控制要达标,但也要结合实际,不可强求。超越现实,去做一些不能实现的事情,会导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的结果。
下面是过度治疗常见的表现及其纠正方法:
1.过度控制
目前治疗水平还不能将每个时段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过松不能达标,控制过严又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根据血糖、年龄、病情、并发症等,可将血糖控制标准分为三级:理想、满意、一般。根据不同病情,尽可能做到理想或满意控制,但如果办不到,不要一味勉强,自我治疗达标有困难,就要找医生帮忙。容易发生低血糖者,适度达标即可。血糖控制过度,其结果极有可能发生严重低血糖。
2.过度限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需按照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订食谱,要求低糖、低脂肪,控制总热量。要做到平衡膳食,主副食搭配,粗细粮调配。进食量的多少应由体重来决定,低于标准体重时要增加进食量;高于标准体重时要减少进食量;其目的都是使自己的体重最终达到标准体重。可能是平时医生强调减肥的言词过多,使有些病友产生了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偏见。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病友:对饮食治疗过于重视,吃主食以克计算,而且不吃水果,不喝牛奶,不吃点心,宁可少吃,绝不过量,结果体重逐渐下降(体重指数低至19),血糖反而升高,并出现了饥饿性酮症,还误认为是病情控制不良,用上了胰岛素后,反复出现低血糖,险些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