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桶理论谈到养生保健

时间
2008-12-0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了。医学上一般把衰老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从生命发展规律来看,衰老是必然的,生命总要死亡,而衰老是死亡的前奏。生理性衰老导致的死亡属于生理性死亡,即“老死的”。由疾病导致的衰老称为病理性衰老,它所导致的死亡是病理性死亡,即“病死的”。这两种衰老有原则上的区别,前者是正常的,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而后者是异常的。就目前来说,真正“老死的”太少了,大多数人是属“病死的”。

科学家认为,人的正常寿命应为120岁左右,而寿命较长的人也不过八九十岁。但是,我国目前健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老寿星吴云青就高达161岁。所以,抗衰保健、抗衰延寿应该是人类活动的最大目的。因为生理性衰老虽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养生保健,防病抗病而得到有效的延缓。那么,应当采取怎样的保健措施呢?

据统计,流行于我国的抗衰老理论就有40多种,各种抗衰延寿的保健措施多达100余种。应该说,这些理论各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根据,实施起来也有一定效果。而国内外学者新的研究认为,上述理论或措施均不全面,虽能获一定之功,却难以收全面之效,还不能真正解决延年益寿这个问题的根本。所以,近来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养生保健应采取全面的、综合的措施,有人将此称之为“养生木桶论”。

木桶由几块木板箍成,其盛水量是由这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的一块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这块短板所限制,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无济于事。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又称“短板效应”),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

这一理论引申到养生保健上来。养生保健的效果是由其本身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所决定的。如果只采取一两项措施,例如只练气功,或只练跑步而忽略其他方面,都不能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遇到。不少人经常挤出时间来做锻炼,而其他方面则被忽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一位老人,睡眠一直不好,腿部常抽筋,为治此症,他就坚持练气功,结果还是未见效。最后找医生诊断为缺钙,补钙后很快奏效了。原来他的症状是因营养性缺钙所致,由此体会到单练气功或体育锻炼还不够,还要注意营养、生活规律和及时检查身体等。

过去人们有个错误认识:要想取得锻炼效果就必须吃苦,“不吃苦便无收获”。在美国被称为“慢跑旋风”的倡导者费克士可说是家喻户晓,他所著的提倡慢跑、阐述慢跑优越性的书十分畅销,曾9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许多人通过参加慢跑收到很好的效果,费克士本人也身体力行地坚持慢跑。此时有人劝费克士检查一下身体,若有心脏病则不适于慢跑。但他不听,认为慢跑可治百病,即使有心脏病,也会在慢跑中痊愈。结果,他在慢跑中死于心脏病,倒在路边。人们从费克士这一“慢跑明星”的事件中看出了养生保健不能单打一。固然,不能因此而否定慢跑的作用,但也不能夸大其作用。

我们现实的情况,采用单一养生措施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只加长组成木桶的一块木板是不够的,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不能起全面的作用。正确的要求是应该采取全面措施,特别是要采取加长“短板”长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