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主要特征是只有在含有血或血制品及其因子的营养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的一群细菌。发现的嗜血有16种,可致人类疾病的至少有8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流感嗜血。因为其最初是在流行性感冒的痰中被发现,所以在未证明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之前,一直误认为它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故曾有过流行性感冒之称。
流感嗜血在自然界的分布是极有限的,但它所致疾病却呈世界性分布。它主要寄生于人的鼻、咽、眼及阴道黏膜中,常与人体的正常菌群共生。
流感嗜血只引起人类疾病,对动物无致病性。同样,寄居于禽类、猪、犬的嗜血也只侵犯相应动物而不侵犯人类。
流感嗜血可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关节系统等多器官部位,常引起人的局部和全身感染,如急性鼻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输卵管脓肿等。当流感嗜血侵入黏膜下组织,进入血液或脑膜屏障时,则会导致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等。最易受侵犯者为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肿瘤、糖尿病病人等)。些人常常发生流感嗜血性肺炎、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流感嗜血所致肺炎多通过飞沫传染,新生儿可通过母亲产道感染。感染多呈散发,常年都有发病,但通常是秋季开始上升,冬季达到高峰。由它所致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居多。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每年死于肺炎者约400万~5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致病原是流感嗜血。
自小儿分离的菌种79%~83%是b型菌株,来自成人的菌株90%~95%是无荚膜菌株。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肺炎中,流感嗜血的检出率达36.8%,其次为肺炎链球菌,为26.3%。
秋冬季节要注意预防流感嗜血的侵袭,特别是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在感冒流行期间,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通畅。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其中b型流感嗜血荚膜多糖疫苗是应用最广泛的新型偶联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这一疫苗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并主张在全球范围内的婴儿群体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