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时间
2006-11-13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数千年来,中国人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知识,并逐步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医药体系——中医药学。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整个人类健康事业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气质、品格和特征。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药学与西方科学技术一道传入中国,不仅改变了数千年中医药独家经营的状况,而且对中医药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现代科技大潮的冲击和现代医学的挑战,中医药学术该如何应对?我们认为,对中医药学术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必须汲取近百年来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一、现代科技对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影响

1.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的发展

在中医药学外邪致病理论的发展上,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所谓的外邪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以及中毒、中暑等理化因素,并且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环境污染、核辐射、大气变暖、生态失调等负面影响,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致病因素,推动着中医外邪致病学说的发展。在中医药学的七情致病学说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以及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情志致病的理论。近年来,现代时间生物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地理学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群患病有不同的规律性,堪称是对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并将进一步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进步

正确的诊断是临床有效治疗的前提。传统的中医诊断手段望、闻、问、切有着整体地、客观地、辨证地反映疾病整个过程且无损伤性的优点,但有诊断模糊性的缺点。现代诊断手段如CT、核磁共振、热象图等有着清晰、精确的优点,但存在着偏重局部、微观、形态的分析,而且有的还有一定的损伤性。为此,建国以来,广大中医工作者按照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拓了微观辨证学,从而使传统的宏观唯象辨证进展到与实验研究及微观、微量、超微结构检测、观察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水平,促进中医诊断学实现宏观与微观的辨证统一。

3.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了中药理论及临床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了中药理论与临床运用,出现了中医经穴磁疗、中药离子导入等先进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探讨中药防治疾病的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了颇具时代气息的新学科——中药药理学,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合理依据,为中药新药开发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与此同时,数学、统计学、信息等现代科学方法的引入,促进了中药质量控制、炮制机理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为中药研究由经验走向科学提供了依据,中药材的综合评价、中药质量标准规范、中药研究的多因素复杂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二、现代科技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影响的理性反思

通过对近百年来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现代科技方法的运用提高了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的认识,丰富了中医临床手段,为中医药学术进一步发展搭建了现代科技平台;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应用的日益深入,中医药学术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不断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唯科学主义肢解了中医药学术本体

中医药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用于预防、诊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传统科学技术,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中医药学产生于古代,孕育于传统文化土壤,一直没有从自然哲学母体中分化和独立出来,从而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和传统文化烙印,中医药学术带有鲜明的人文文化属性。中医药学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单纯将中医定位于自然科学或者人文科学,均不能够真正揭示中医药的学术本质。但20世纪以来,以现代科学为最高的和惟一的价值标准的唯科学主义误读和简化了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这个复杂“文本”的丰富内涵:一方面,中医药学术中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被当作反科学的封建糟粕而被冷落和批判;另一种方面,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把本属人文文化的内容当作科学文化的内容去研究,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中医,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医人文文化的特点,从而丧失中医药的学术主体性。

2.以西医药研究方法研究中药会导致中药异化

近百年来中药现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总结为五种:一是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发展为化学药物;二是把中药当作植物药,套用西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三是利用西医“病”的研究模型筛选研制有效中药及中药复方;四是套用现代最新科技方法(包括基因研究方法)按西医药对“病”的认识筛选中药及其提取物、有效部分、成分;五是利用西医药对疾病的认识,联系、分析中医药在治疗上应用的对该病有效的方、药,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这种西医药式中药研究方法,可以说已背离了中药的根本,导致中药的西化与异化。所谓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植物、矿物、动物药才能称之谓中药。为此,尽管近百年来中医药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在疑难重大疾病的治疗以及新药的创制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但把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作为研究中药的惟一理论与方法,从而使中医药学术脱离了发展的原轨,背离中医药学的本质特征,也使得中医药学术研究陷入了困顿。

为此,展望中医药学术的前景,必须从中医药学的本质特征入手,依据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依靠多学科的支撑,走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自己的路。

三、现代科技指导下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展望

通过对近百年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反思,“中医药现代化”必须基于一个基本事实:中医药学的学术思想与学术体系,是围绕临床现象、借助于一切可以利用的认知手段构建的非线性的说理工具,来自于临床,回归于临床。因此,推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切入点只能是临床,也必须是临床。

1.关注中医药临床诊疗体系

与现代医学不同,围绕临床现象构建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础理论与临床技术运用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基础理论根植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

传统中医的诊断,更多表现了中医师个人的学术积淀与临床感悟。如何围绕临床现象,实现四诊信息的规范化、客观化采集,建立相关的四诊信息规范标准,借助于如前所述的各种现代科技信息采集手段,参考生命信息表征的关联方法,推进中医诊断标准、诊断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医诊疗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但是,近代研究中,中医药学综合的技术体系在主流医学的影响下,越来越被分割为互不联系的单一技术与手段,离开了整体性的思维特征与个性化诊疗的学术特点,不断受到“唯科学主义”的抨击与责难。为此,我们认为,从规范中医诊疗方法、再建中医诊疗标准、恢复综合运用自然疗法等方面入手,再建中医药学综合技术体系,是推进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工程。

2.建立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体系

中医临床疗效存在的客观性是中医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近百年以来,人们多习惯于沿用西医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中医中药的疗效,这不仅排挤了中医药学对个体生存质量的高度关注,也背离了医学科学的人文传统。既然中医药学是根据自身的理论体系来辨证诊断和辨证施治,那么也应该通过运用中医语言来评价其疗效。

这一疗效标准既能涵盖现代医学的病理变化,更能体现中医药学生命之“象”的健康转归。建立中医语言表征的疗效评价标准,不仅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客观了解,同时又可以使中医的疗效评价建立在客观和定量的基础上,更便于中医药走上国际。

3.推进中医理论的创新

中医诊疗体系与中医临床疗效标准体系需要立足于临床,同样,中医理论创新也要来源于临床。从《黄帝内经》以来,《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说”无一不是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当原先的医学认识不足以指导临床诊疗活动时,新的学说与理论也便随着临床诊疗的需求而产生。

当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与围绕临床变化创新中医理论,预留了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可资运用的理论与技术;中医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医药学人的历史使命。为此,推动中医理论创新的原点,应回归中医临床。我们应遵循认识论的认知规律,集中力量,针对西医学不能解决或存在明显不足的领域,以中医临床为基础,从临床——临床经验——临床理论——反复验证于临床——归纳为中医理论。

{x}

4.确立中医药学在未来健康事业中的地位

医药学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积极倡导防治疾病的三个“三分之一”战略,即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三分之一疾病通过信息有效沟通能够提高诊疗效果。在人类的进化史中,与非健康的因素与状态争斗,是医药学的宿命。不管线性科学如何将生命的本质“还原”为不断可分的物质形态,生命过程中整体的、综合的、社会影响下的物质运动变化,并不能完全真实地被实验室模拟,不断变化的人类疾病谱,也昭示着“唯科学主义”的被动与无奈,折射出中医药学思想方法的科学内涵。基于此,WHO的三个“三分之一”战略愈发显示出对医药学的指导意义。

在三个“三分之一战略”中,中医药学的地位将日趋凸显。中医预防医学的思想与方法在社区卫生保健中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人口老龄化社会和亚健康现象的日益突出,为中医药学提供了新研究领域;中医临床实践中展示的强烈的人文关怀,客观上通过信息沟通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在当代若干重大、疑难疾病诊治中仍然体现出不可或缺的传统技术支撑;与中医药健康理论、养生知识关联的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医药学具有自然疗法属性的康复理论与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健康事业中,中医药学的地位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加深中医药学对自身理论体系认识深化的同时,导引中医药学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不是研究中医药的惟一理论与方法。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必须从中医药学的本质特征入手,依据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围绕临床现象,依靠多学科的支撑,走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自己的路。(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 吴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