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医生交流

时间
2008-04-01

病人看病,医生首先需要问诊。“问诊”顾名思义,就是医生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因何来看病、不适的时间长短等。时,病人就要把自己的相关情况告诉医生,这些信息对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有经验的病人可以一一道来,但对于初次就诊或高龄、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就有些难度了。有的病人见到医生就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语言表达困难,不知说什么好,或是答非所问,或是一问三不知;也有不少病人对医生的问题表示不耐烦或是反感。而如果和医生的交流不充分,一方面会影响医生的诊治,另一方面自己也无法准确了解病情。因此,就诊时要会与医生交流。

首先要稳定情绪。先把自己的病情进行初步整理,明确最不舒服的感觉和部位是什么。经过这样的准备,心里有了底,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

其次要听明白医生的问题,只有听明白了才能正确回答。有时,医生的问题比较多,说明医生关注你的病情,千万不要不耐烦。

再次是正面、直接回答问题:医生对病人的提问一般都比较简单,比如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时间有多长?有无发热?咳嗽吗?痰中是否带血?有无腹泻?怕冷吗?发抖吗?回答起来比较容易。正面、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也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诊病效率。

第四,告知医生的治疗情况。许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能正处于治疗之中,其看病的主要目的是随访疗效。例如正在服用降压药,医生就要判断目前治疗方案的效果是否满意,因此需要确切知道你正在服用哪种药,是单药治疗还是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医生会根据血压的水平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服药的种类、名称,尤其是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就糊涂了。这些情况潜在地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不能告知医生你正在服用的药物,就有可能重复用药,甚至出现用药过量的危险;如果不能满意地控制血压,也不能明确判断药物的种类、剂量是否合适,此时又有新出现的疾病,需要增加新的药物,就很难判断与你正在服用的药是否有不良的相互作用或禁忌。总之,不了解自己服用的药物会给下一步治疗带来不利影响。遇到这种情况,看病时最好把药物名称记录带来,如果记录有困难,就把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瓶、药盒带给医生看。

(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