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正在被"西化"不要以西医标准要求中医

时间
2007-05-07

长期以来,由于按照西医的学术标准和教育体制管理中医药,已使几代中医药工作者迷失自我。中医药学术和产业正在因被釜底抽薪而濒临灭顶之灾。真正的中医和中药有不少已被基本异化,有学历、有文凭的中青年中医药师,多数已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中医药师了。

一代名老中医正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继谢世,而新一代中医中,真正既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临床医疗人才越来越少。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中医药人才正在走向濒危。

从踏入中医药大学的大门,到成为针灸推拿学的博士,贾博士在中医药领域学习和研究已有10多个年头。现在她做的博士后研究课题是,利用脑功能成像技术证明针灸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许多大学"科班"出身的中医院校的学生,都和贾博士有着类似的经历。在研究生阶段为完成课

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寻求中西医的结合点,用现代医学的方法证明中医药的疗效,从而证明中医药存在的价值。只能利用西医的研究技术、客观指标进行研究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客观的。专家认为,这种评价体系和价值观背离了中医理论和实践。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由于按照西医的学术标准和教育体制管理中医药,已使几代中医药工作者迷失自我。中医药学术和产业正在因被釜底抽薪而濒临灭顶之灾。真正的中医和中药有不少已被基本异化,有学历、有文凭的中青年中医药师,多数已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中医药师了。

科技部"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贾谦研究员的调研也证实了这一点。安徽绩溪县瀛州乡卫生院现有在职员工15人,其中5人为中医,他们都是从中医学院毕业的,但是都不太会按中医思维看病,望、闻、问、切等手段不会用,不会开中药饮片处方,只知道使用西药或者中成药,他们大多已被"西化"了。

中医研究院一位教授感叹地说,由于课程设置和考试关系,他的研究生外文和计算机水平都很高,但很少在中医上下功夫,甚至连《本草纲目》的《序》都读不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已无多少中医味道了,更难说是高级中医人才。某中医药大学2004年制定的五年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中医学专业,中医课时仅占33.86%,西医课时却占到39.38%,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占26.76%。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中医药行业的整体萎缩,收入水平低和用人减少等问题,使许多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选择了改行。一个最直接的比较是,全国最好的中医医院的医生收入仅相当于三流西医医院医生的收入水平。贾谦说,由于卫生医疗被推入了市场,迫使医护人员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许多中医医院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医生们不敢用简便灵验的中医药为病人治病,只好开西药以增加收入。有人做过比较,在美国一个针灸医生治疗一个患者一次的诊费可以收到30美元,而国内十几年来针灸一次的诊费一直是4元钱,没有改变,甚至比不上一个理发师剪一次头发的收费。

中医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作用也已被实践所证明。但为什么今天我们的众多中医硕士生、博士生们还要继续为中医存在做证明?面对记者的疑问,贾博士说:"现在无论读研究生还是评职称,都需要论文;申请国家基金和项目支持,也需要拿出客观的证据,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用西医的实验方法来证明。同时,中医虽治疗了很多病人,但中医药要与世界接轨,要让充斥着自然科学观的现代人信服,也许只有用西医的方法做出证明,才能被世人承认。"

贾博士说:"中医在为生存而挣扎,中医院在不断萎缩,中医诊所治疗的病种范围也逐渐缩小,中医连自己的生存空间都面临危机,又怎么能获得很大的发展呢?""无论我们如何大声疾呼,这声音也是微弱的。"她说,国家应该支持中医的发展,改变中医的弱势地位。

贾谦说,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贬低甚至否认中医成果,非要经西医认可中医的疗效和科研成果才算数,是造成目前中医药尴尬的重要原因。中医西医拥有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各有一套临床方法与评判标准,两者基本无法兼容。硬要"削足适履",中医药只能是走下坡路。

贾谦表示,目前我国按西医医院方式管理中医医院,中医已无真正的临床基地。目前在全国2500多家等级中医医院中,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断病,主要靠化验单数据来判定;处方,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开方治病;抓药,则是中药西药并用、中药西药互见;验效,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据统计,2001年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40%,西药则占60%。因此,可以说目前的许多中医医院已经不姓"中"了。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基础。中医事业能否发展、壮大,与中医传承者的培养、教育休戚相关。如果走不出教育误区,中医事业失去了传承者,"振兴中医"就只能是一名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