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症状,因属胃气上逆,呃呃有声,故称呃逆。
针灸治疗,在《灵枢·口问》篇中已有记载:“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阴,泻足少阴”。呃逆有轻有重,差别极为明显: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常可自行消失;如持续不已,则数小时乃至昼夜不停,甚者并发虚脱之危候。后者属内科急症,为本节讨论重点。
现代医学中之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溃疡、脑血管疾病及手术后呃逆等出现的呃逆症状,均可参照本证辨治。
【病因病机】
呃逆病因甚多,或因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寒气蕴蓄于胃,损伤脾胃,寒气上逆;或因感受外邪,燥热内结,气不顺行,腑热之气上冲;亦系素有宿疾,恼怒抑郁,气机不利,气逆痰厥;若因手术伤及胃络,血脉瘀滞,也可使胃气上逆令呃逆发作;尚有因正气亏虚,中气耗伤,损及胃阴,导致胃失和降,上逆动膈,致膈间之气不畅,断续冲出喉间,引起呃逆之证。
【辩证分型】
可分为实、虚二型。
(一) 实呃
呃声有力,声短而频,连续不断。如为寒滞胃中,得热稍减,脘及膈间不舒,脉迟,舌质淡,苔白润;如为胃热上冲,口臭烦渴,尿赤便秘,脉滑数,舌红,苔黄燥;如为痰阻气逆,胸胁闷胀,头目昏眩,脉弦滑,舌红,苔白腻;如为瘀阻胸胃,胸闷刺痛,或胃脘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大便干黑,脉沉涩,舌暗或有瘀斑,苔薄。
(二) 虚呃
呃声急促,断续而发,口干舌燥,烦躁嘈杂,脉细数,舌红干或有裂纹。
【治疗】
(一) 实呃
1.治则:降逆和胃止呃。
2.处方:膈俞、内关;寒呃加中脘,热呃加内庭,痰呃加丰隆、行间,瘀呃加期门。
3.方义:膈俞为膈之背输,统治膈膜之病;内关通于阴维,能宽胸利膈,平冲逆之气。寒呃,加灸中脘,温中祛寒而降胃逆;热呃,加针内庭,清泄胃火通腑下气;痰呃,配行间泻肝火疏肝气,丰隆化痰浊而降气和中;瘀呃,膈俞本属血会,善理血活血,加期门条达胸胃气机,气通血活,瘀化呃止。
4. 治法:中脘宜用隔姜灸,余穴均针刺施泻法。内关、膈俞应以气至法激发针感至前胸。
5.古方辑录
《普济方·针灸门》:“治卒哕:穴膻中、中府、胃管(灸数十壮)、尺泽、巨阙(各灸七壮)”。
《针灸集成》:“呕吐:中脘、内关并针,三阴交留针,神效。”
(二) 虚呃
1.治则:生津养胃平呃。
2. 处方: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
3.方义:胃俞,滋生胃津,濡润胃腑,升降得以通利;膻中乃八会之气会,开胸利膈,平冲止呃;内关则有加强降逆止呃的作用;足三里和中扶胃,使机体真气渐充,阴津化生有源。
4.治法:胃俞、足三里用补法,膻中以艾卷雀啄法灸之,内关平补平泻。
5.古方辑录
《医部全录·诸疾呃门》:“呃逆,灸膻中、中脘、气海、三里”。
《类经图翼·十一卷》:“哕逆:乳根(三壮,火到肌即定;其不定者不可救也)、承浆、中府、风门、肩井、膻中、中脘、期门、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呃逆案
有病霍乱吐痢垂困,忽发咳逆,半月间遂至危殆。一医云:凡伤寒及久病得咳逆,皆恶候,投药不效者,灸之愈。遂令灸之,火至肌,咳逆随定。元丰中壶为鄜延经略使,有幕官张平序病伤寒已困咳逆甚,气已不属,忽记灸法,试令灸之,未食顷遂瘥。其法乳下一指许(乳根穴),正与乳相直骨间陷中,妇人即屈乳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柱如小豆大,灸三壮,男左女右,只一处,火到肌即瘥,若不瘥,则多不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