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和触诊

时间
2007-03-10

望诊

望诊在诊断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推断体内的变化。祖国医学的长期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部、舌部和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的病变,诚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1.全身望诊首先望面部的精神气色、舌苔和舌质,然后望全身与局部损伤后所出现的各种形态。

⑴ 望神色 精神镇静自然,面色滋润者伤势较轻;精神萎顿,面容憔悴,表情痛苦,面色不华,伤势较重。五色对损伤主病为:白色主失血、虚证;青色主瘀血气闭,气血运行受阻;赤色主损伤发热;黄色主脾虚湿重,湿热阻滞;黑色主肾虚,或经脉失于温养。

⑵ 望体态 《灵枢。寒热病》云:“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指出肢体损伤及受风寒均可导致肢体活动不利,称之为体惰。注意观察体态,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骨骼及筋脉损伤,或因感受风寒致痹、致痿,可出现肢体活动丧失及各种保护性体态。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呈前臂旋前,肘半屈曲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脊柱代偿性侧弯。望体态是骨伤科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应予重视。

2.局部望诊

⑴ 望肤色主要是视皮肤的色泽与外型变化。新伤出血者,肤色青紫,肿胀范围比较集中;陈旧损伤出血时间较长,肤色变黄,肿胀范围比较广泛;损伤后肤色青紫不断加深加大,为内部渗血不止的现象,应注意进一步检查或采取措施。青紫而红应防止继发感染,肤色失去红润而变白者,为血虚或血循受阻;损伤部位肤色紫黑,应防组织坏死。

⑵ 望畸形严重的骨折、脱位及其他损伤,肢体或躯干可呈现出各种畸形。如肩关节脱位的方肩畸形;髋关节脱位的下肢外展或内收畸形;类风湿脊柱炎的后突强直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柱侧弯畸形等。

⑶ 望肿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云:“人之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即作肿矣。”损伤后经脉壅滞即出现肿胀。肿胀严重,明显可见青紫者,可能有骨折或筋断存在;肿胀较轻,稍有青紫或无青紫者多属轻伤。

触诊

触诊又称摸诊,在骨伤科临床上属于重要的检查方法,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云:“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浅表病变在摸查时不要过于用力,肌肉深层必须用中等以上的力量才能找到痛点,骨骼损伤往往用力较重才能发现。

1.触痛点触疼痛点和压痛部位。患者主诉某一部位疼痛,很难反映出其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必须依靠触诊,并要反复触摸,才能了解清楚。在触诊时应分清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会相互转化,应反复触摸,及时把握关键所在,才能正确地指导临床的治疗。

压痛的范围、部位、程度如何,可用来鉴别是伤筋还是伤骨。压痛明显而尖锐者,多为骨折;压痛较轻,范围广泛者,多为伤筋。

2.摸肿胀肿胀较硬,肤色青紫者,为新鲜损伤;损伤日久,瘀血凝滞不化,亦可肿胀而硬。肿胀较软,青紫带黄者,为陈旧损伤;新鲜损伤溢于脉外之血,瘀于皮下或由里及表,亦可肿胀而软。需根据病史结合损伤的深浅、演化,进行诊断。

3.摸畸形触摸患部出现的高凸、凹陷等畸形,可以判断骨折和脱位的性质、位置、移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是否平整。

4.摸异常活动四肢长管状骨损伤,不能活动的部位而有异常活动,表示有骨折存在。已经确定的骨折患者,断端仍有异常活动,表示骨折尚未连接。各关节出现的异常活动,多表示相应韧带的完全断裂。

5.摸弹性固定感陈旧性脱位突出的骨头,在牵拉时有弹性移动,一般能够得到复位,关节损伤后发生粘连,牵拉时有弹性活动感者,可用手法使粘连得到松懈。

6.叩远端以拳叩体表来测知患者疼痛部位的深浅和疼痛程度。或者于肢体远端纵向叩击以测知是否骨折及愈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