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医学特色诊疗

时间
2007-06-11

傣族传统医药学对疾病的认识

千百年来为了生存而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傣族人民,在实践中通过对各种不同疾病之复杂症状的分析、研究,逐渐总结出了其中的某些规律,形成了对各种疾病的认识。

傣族传统医药学中的病名,大多以证状来命名。根据目前整理的结果,可归为20多个种类,疾病的名称有30多种。其中有的一类包括有数十种疾病,而有的一类只指一种疾病。如最多的一类为因风(佤约塔)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傣语称为聋西里罢),仅目前整理出来的已有96种之多,其中如“聋西里罢买”指昏迷昏睡不语;“聋西里罢锚”指昏迷谵语;“聋西里罢练”指精神病、乱说乱跑;又如“聋西里罢筛”指两眼直视、呆痴;“西里罢艾那”指剧烈咳嗽;“西里罢多东旧那”指腹部绞痛等等。其他几类包括有10种、8种疾病不等,最少的一种类型只指一种疾病,比如“裁费”指喘;“哀”指咳嗽等等。傣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对疾病的论述内容尚多,鉴于目前整理出的资料内容有限,还有待将来不断补充完善,使其逐步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傣族医药体系。

经过长期实践,傣医药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经验。傣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三种。其内容相似于汉族中医药学之望、问、切诊,但理论上有所差异。其方法分别简述于下:

望诊:医者用肉眼观察病人的体态、精神、气色和全身各体表部位有无异常的变化,借以了解病情,并对患者体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例如正常人的眉毛应分别顺两边倒的,如果眉毛不经外力而自行竖起,说明患者体内有寄生虫(傣语称为昆打约米多洞)。若见患儿口流唾涎、烦躁欲呕,亦说明腹内有寄生虫(傣语称为开哈米多洞)。如见颜面赤红,为火偏盛之热症;如见肢体浮肿、面色滞暗或黄、行走困难,则为水偏盛之水肿症等等。望诊亦包括望舌色、舌态,如舌红而干为热,舌淡白为不思饮食等。

问诊:是对患者进行有目的之询问,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经过及治疗情况,对疾病作出进一步的判断。这种方法是傣医诊断痛证或一般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问诊中应注意抓住主诉,了解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再围绕主诉有目的地进一步询问有关情况,如病史、家庭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爱好、婚姻等情况,妇女则包括经、带、胎、产等内容,以便作为诊断时的参考依据。

摸诊:即触诊,是通过触摸患者肌肤的冷热,有无包块和其他异常情况,以帮助诊断(脉诊则较为少用)。例如摸鼻尖和耳尖。如果体表摸着发热、汗出,但鼻尖和耳尖发冷,说明体内有寒,仅体表有热(傣语称为黄糯脑乃)。如果证见怕冷、发抖,但耳尖和鼻尖摸着发热,说明仅是体表发冷,而体内有热(傣语称为黄乃脑糯)等等。

总之,傣医药理论的望、问、摸三诊的诊病方法,各有其特点,对不同病症的诊察各有侧重。在临床运用时,必须三诊结合起来,把所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治疗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合理投方用药,提高疗效。除了上述三种诊断方法之外,傣医药的辨证与施治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四塔辨证、用药特点等方面。

四塔辨证

傣医诊断专著《嘎比迪沙嫡巴尼》中云:“谁要当女子医生,必须精通四塔,方知病处,才能正确下药”。“四塔辨证”的独特方法是指辨证时将风、火、水、土所致的各类疾病分为“塔都杭禾”,“雅塔都软”,“塔都档细迭”,即风、火、水、土四塔“过盛、不足、崩溃”。并根据临床辨证分类的结果,拟定了调平四塔的主方、大方、“雅塔巴聋”,亦称“雅补塔都档细”和四类相应的固定方剂,统称为“雅塔”(即处方),其中用于因风致病的方药称“佤药塔雅塔”(风塔方);用于因火致病的方药称“爹卓塔雅塔”(火塔方);用于因水致病的主药称“阿波塔雅塔”(水塔方);用于因土致病的方药称“巴他维塔雅塔”(土塔方)。千百年来,傣医以“四塔”为本,应用这一理论指导诊断疾病,立法配方,解释人体的病理、生理,为今天从上述各个角度研究研究这一传统的医药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塔都”(巴利语):傣医指人体内的元素、要素、物质本源,有保持,支持、维持、资助之意。“档细”(傣医),意即“四”,指体内的“风、火、水、土”,被称为“四大要素”或“四大生机”。

塔都杭禾:傣医指人体内风、火、水、土在病理情况下过盛,多余所致疾病的总称。“雅塔都软”:指风、火、水、土不足所致疾病谓称。“塔都档细迭”:是傣医在临床上所指的人体风、火、水、土严重失调所致的衰竭之症,“迭”即休克、崩溃之意。

用药特点

根据目前收集整理的结果,傣族传统民族药约有1000余种,多数为植物药,亦有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少部分为外来药。其中许多与汉族中医药学中的药品相同,但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差别。如芦子用于提神醒脑;草蔻用于风湿酸痛;益母草用于粪虫瘙痒、湿疹;射干用于月经过多等等,均与汉族中医学用药有异。还有的药物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药源较少,如犀鸟、象牙、孔雀毛、野水牛胆等。

植物药的分类一般以形态、气味和药用部位来划分。如“埋”(傣语)指乔木一类的药物。例如“埋亥忍”,即臭木;“埋嘎筛”,即龙血树。“嘿”(傣语)指藤本一类的药物。如“嘿多吗”,即鸡矢藤;“嘿罕”,即无根藤等。“摆”(傣语)指用叶,“哈”(傣语)指用根。还有“其”、“景”(均为傣语)指含有芳香气味的药物等等。药物的性一般分为三大类,即热性药(傣语称为雅黄),凉性药(傣语称为雅嘎因),平性药(傣语称为雅奢墨)。药物的味一般分为7种:酸(傣语叫宋)多用于收涩、止汗止泻等;甜(傣语为万)多为补药;咸(傣语为景)多用于软坚、补虚;苦((傣语为烘)多用于清热、解毒、除湿、止痛;麻(傣语为门)多用于止痛、镇惊、祛痰;辣(傣语为撇)多用于散寒、止痛;香(傣语为荒)多用于醒脑、开胃健脾。由于药物性质不同,人体亦各有差异,故用药也各有特点。如1~20岁为生长发育阶段(傣语称为巴他麻外),生病时药物配伍宜偏甜味;20~40岁为成熟壮实阶段(傣语称为麻息麻外),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酸味;而40~60岁以上者,为逐渐衰老阶段(傣语为巴西麻外),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咸味。又如根据不同的季节配伍不同的饮料方,以药代茶饮,以达预防、治疗的目的等等。

傣族医药中的药物处方,虽然不象祖国医药学中方剂那样有严格的处方原则,但在治疗疾病时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由数味药物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复方。这些药方,是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在治疗疾病时,通过药物的增减,观察治疗的效果,逐步筛选而成。所用的药方,少则二三味药,多则数十味药;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因风、火、水、土失调致病而设的四“雅塔”即佤约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维塔,均由固定的药物组成,傣医称为“雅塔”。这种配方理论称之为“雅塔都档细”。

处方

傣族医药处方中比较有名的,常用的有以下四个:“雅叫帕中补”(傣语,亚洲宝药之意),由九种药物组成,具有理气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雅叫哈顿”(傣语,五种宝药或五宝药散之意),由五种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和中解表、调经补血、止血止痛作用。“雅沙里门囡”(傣语,万应小药丸之意),由七种药物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痉止痛、除满止泻的作用。“雅玛哈嘎仑那龙”(傣语,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种药物组成,具有调补气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

一般认为,要当好傣医师,必须首先学习掌握好以上四个药方的使用方法,否则就不能算一个名副其实的医药医生。

独特疗法

傣医治病的用药方法一般为内服、外用(包括涂擦包敷)或内服与外用相结合行进治疗。剂型有丸(包括大丸、中号丸与小丸)、散、汤剂与酒浸剂等,与汉族中医药大体相同,但剂型没有那么多。除上述治法外,傣医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兹分述于下:

(一)芬雅:(傣语,研药或磨药之意)在碗内盛适量冷开水或米汤,可根据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将各种药物蘸水或米汤在小磨石上研磨成合剂药汁于碗内,内服或外擦。一般贵重药品及紧缺药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疗因风(佤约塔)失调引起之疾病、妇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于药物及食物中毒。

(二)烘雅:(傣语,熏药之意)按所需配方取药物切碎(多用鲜品),置于锅内(或金属大盆内)加水煎煮,患者坐于锅(或盆)之上方,借药物蒸气熏蒸肌体以达治疗目的。本法主要用于因体内风(佤约塔)、水(阿波塔)失调而致之肌肉、关节风湿疼痛、肢体麻木、产后虚弱、不思饮食等症。

(三)沙雅:(傣语,刺药之意)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干燥,共研为末,拌入鹅油内浸泡备用。用时医者用洁净之铜针(状如直杆梅花针)浅刺患部皮肤,再涂以配好之药油。本法亦用于体内风(佤约塔)、水(阿波塔)失调而致的风湿关节疼痛。

(四)果雅:(傣语,敷药之意)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取鲜品,切碎捣烂,视病情分别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合均匀,用芭蕉叶包好,置于火中煨熟,趁热包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主要用于接骨、跌打扭伤、风湿麻木疼痛、头痛、腰腿疼痛等症。

(五)暖雅:(傣语,睡药之意)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多用鲜品)切碎加少量水煎煮一定时间(或炒,或蒸视病情而定),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芭(亦可用布单)。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上盖被子,使药气熏蒸身体以达治疗目的。本法亦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各症。

(六)能雅:(傣语,蒸药之意)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装入容器内,置于甑内蒸一定时间,取药物蒸馏液内服(芳香类药物多用此法)。二是将药物直接放入甑内蒸制一定时间,取出加酒趁热外敷患部。多用于腹痛、肢体痛等各种疼痛症。

此外,傣医除注重治疗外,也很重视各种疾病的预防,设有许多药方均是用于预防的,如预防感冒、疟疾等,可参看傣药与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