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通史》指出:"瓯骆地区铜、锡等矿藏丰富,燃料充足,具有发展青铜冶铸业的有利条件。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回骆人开始学会冶铸青铜器以后,逐步积累了经验,冶铸技术亦不断提高。秦汉时期乃至隋代,随着中原人民的不断南迁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加上瓯骆工匠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生产组织的日趋严密,进一步促进了瓯骆地区矿产的开发和冶铸业的发展,生产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工艺也更为复杂精致,并且多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风格。"据专家考证,"壮族的自然科学发端甚早,远在两千多年前,己能将当时视为自然科学尖端的割圆术用于铸造铜鼓的太阳纹","壮族祖先掌握铜鼓割圆的技术和汉族及古希腊差不多"。最能反映古骆越科技成就的是铜鼓的铸造和使用。"铜鼓既是骆越青铜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器物,也是骆越青铜冶铸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表明自先秦以后,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日趋精湛,且具有相当水平。最主要是反映在铜鼓的制作上,而由骆越铜鼓所反映出来的壮族地区高度的科技水平和冶铸水平与针刺疗法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例如,从考古发现的广西武鸣县马头乡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墓葬群出土的青铜针来看,壮族先民的针刺用具在先秦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另外,从已报道的出土针具的比较来看,武鸣马头乡青铜针、贵港银针、内蒙古达拉特旗树林召青铜砭针、洛阳西高崖针、河北满城金银针等,尽管在形制上有区域性差异,但质地上都差不多,而武鸣马头乡青铜针年代最早,贵港银针的形制与现代针具更加接近,足以表明其在当时的先进性。可见壮医药与古代科技密切相关,并随着古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积累经验向前迈进。
第四章第三节古代科技与壮医药
时间
200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