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2)

时间
2007-03-20

四、动物类

壮族地区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林吕何《广西药用动物》一书就收有动物药125种。壮族先民长期以来依山傍水而居,养成了喜食动物的习惯,甚至生饮某些动物的血液。如《岭外代答》曰:"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壮族民间习惯用动物药来配制扶正补虚的药膳,形成了"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特点。据文献记载统计,古代壮族地区食用和药用的动物有:猪、牛、马、鸭、黄羊、嘉鱼、乳虫、竹鱼、珍珠、鲳鱼、盐龙、鹦鹉、鳖、石羊、山羊、金蛇、银蛇、蓝蛇尾、蜈蚣、鸤喙、犀角、鹧鸪、蜂、两头蛇、白花蛇、十二时虫、鸮鸟、蜚蠊、蚂蚁、翡翠、知了虫、香鼠、玳瑁、蛤蚧、山獭、狸、大鲵、麻雀等。壮医认为,凡是虫类的药都能祛风止痛;鱼鳞之品可化淤通络,软坚消块;介甲之属能滋阴潜阳,安心神而定魂魄;飞禽和走兽虽然有柔刚不同的性能,但都能温养或滋养气血,调理阴阳,为扶正平和之品。例如蛤蚧,岭南俚人的使用经验为"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并宜丸散中使";山瑞,"煮食羹味极浓厚,性温补";大鲵"质粘甚厚,滋阴降火",山羊,"其心血可治扑跌损伤及诸血症,以一分许酒调,饮之神效",山獭,"中箭者,研其骨少许转立消",山獭阴茎主治"阴虚阳痿,精寒而清者,磨酒少许服。獠人以为补助要药";玳瑁,"主解岭南百药毒,俚人利其血饮,以解诸药毒"。此外,壮族民间历来流传有生饮蛇血治风湿;老鼠滋补之功"一鼠当三鸡";蚂蚁治风湿;蛤蚧、麻雀、公鸡蛋(公鸡睾丸)滋补壮阳等经验。

五、调料类

壮医用作药膳的调料主要有姜、酒、盐、醋、葱、蒜、肉桂、芫荽、糖、辣椒、花椒、沙姜、油、酱油等。烹调药膳时加调料,可除去鱼肉的腥味,增加药膳的香味,使之更加美味可口,而且这些调料品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酒具有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的功效。服法有日常佐餐、与药同煎或浸药服,外用淋洗、漱口或摩擦。壮族村寨几乎人人会喝酒,家家会酿酒,出街入市必定喝酒,这些酒大多度数不高,少量常饮可延年益寿。壮族地区姜的种类很多,有红姜、紫姜、沙姜、姜黄、蓝姜等。姜可发汗解表治感冒,可解鱼蟹中毒及温胃止呕等,为壮医常用药,而蓝姜乃壮医妇科良药。肉桂,从《山海经》开始有记载,前人记述颇多,广西素有"桂海"、"八桂 "之称。《南方草木状》、《岭外代答》等书都对广西肉桂的药用做了记载。肉桂入药,壮医分为牡桂、菌桂、官桂、桂枝、桂心、板桂、桂油、桂茶、桂酒,颇为讲究,常被用来配制药膳,病者服之多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