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药,与青藏高原民俗文化圈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漫长历史岁月的积淀。
早在公元前3世纪,高原人就有了“有毒必有药”的医理,公元四世纪左右人们已经会用酥油汁涂抹伤口,结扎脉口以治疗出血,并利用酒糟治疗外伤,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强盛的吐番王朝。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和医生。同时,藏王还请了印度、尼泊尔医生入藏,结合高原古老的医学,编辑整理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公元8世纪末,藏区名医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各处游学,广泛吸收前人的经验,经过20多年的实践,著成了藏医学的奠基之作《四部医典》。
公元14世纪中叶,藏医学出现了以南派和北派为主要代表的不同学派,北派主要生活在北方高原地带,对常见病如风湿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应用温热药物,艾灸及放血疗法。南方学派的出现较北派略晚一些,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善用草药。
藏医认为宇宙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小五行在人体则指心、肝、脾、肺、肾;大五行则包括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依赖大五行的运行。“隆”(气),“赤吧”(火)、“培根”(水、土)、是构成人体的三大元素(三因学说),任何一个元素的盛衰都会引起疾病发生。藏医学以其独特“三因学说”、“人体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为基础理论,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
千百年来,藏医学广泛吸取汉族医学和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民族医药学的精华,对某些疾病有独特见解和疗效,使其在祖国民族之林独树一帜,同其他民族医学一样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