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

时间
2008-12-02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除了过去古人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上计算机去搜寻数据,都是及手可得之事,然而在这众多的知识来源当中,是否能够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则大大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因此,在佛教的观点中,能帮助我们提升净化心灵、趋向于正道的,就称这些人为「善知识」,善知识除了将他们好的观念与我们分享外,更无形中带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而善知识的归类中,约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之为外护善知识,也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上点滴细节的人,因为即使修行,还是需要吃饭,但如果忙于三餐的准备,又會疏於修行的功課,因此當我們在修行的同時,如果有人能夠幫助我們備辦好這些食物等,便能讓我們安心修道,而這些協助修道打點好東西的人,就稱為外護善知識。

第二類善知識稱之為同行善知識,也就是在修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懶惰懈怠的情況發生,這時如果有同伴能夠提醒、鼓勵,就比較容易度過難關,因此修行的伴侶,也是善知識之一。

第三類善知識,則是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提供經驗或指導的對象,這類善知識除了有豐富的學識外,更能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因此稱之為教授善知識。

其實,除了佛教徒需要有善知識,在我們人生的旅程中,也都應該具備以上三種善知識,比方提供我們知識、增長我們見聞的教授善知識;共同學習過程,鼓勵我們、提攜我們的同行善知識;幫助我們提供我們種種助緣條件的外護善知識。這些善知識,幫助我們在人生大海中自在周遊。

了解了善知識對我們的好處後,進一步則需要知道,以什麼樣的心情來跟善知識學習。佛教有名的《華嚴經》中有一段《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事例,可以提供我們參考。

文殊菩薩知道善財童子已發起了菩提心,亦求菩薩行,便要他先從參訪善知識著手。善財童子困惑問:「我不知道哪裡有善知識!我也分不出誰才是善知識。」文殊菩薩告訴他:「你只要記住,跟他人學習時,要看他的好處、長處,專注於他的優點等,如此,他就是你的善知識。同時,參訪善知識時不可以生懈怠的心,要用虛心、恆心、誠心、恭敬心去學、去求得。對於善知識的教誨,應該虛心受教;對於他們的善巧方便,卻不可妄加批評!因為菩薩為了普度眾生,所使用的善巧方便,是隨著眾生的根器而有所不同,這些並不是一般凡夫用膚淺的眼光,所能了解的!」

善知識,能帶給我們許多的因緣,並能成就我們,因此以一顆虛心、恭敬心來與善知識學習,方能於其中得到護念,也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