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时可用温水浸足法进行降温

时间
2008-12-01

发热是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发挥防御功能,但持续高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不利。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对于缓解老人的病情、减少重要脏器的损伤乃至挽救生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物理降温法具有药物降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所以在护理发热病人时常常使用,近日,和平里医院张雅丽护师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一种特别的物理降温法——温水浸足降温法。

据张护师介绍,温水浸足降温法临床护士多年的护理经验,其效果是十分显着的。方法是对高热病人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足30分钟,即可以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温水浸足降温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比用冷敷法更容易接受,也更安全。

高热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现象,对冷刺激特别敏感,常规的冷敷降温易使病人产生不适、寒战、头痛和畏惧感。同时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末梢血管收缩,肌肉紧张,汗孔闭塞,约需40min左右才能再次舒张,由于继续散热受到阻碍,体温短暂稍降后很快反跳回升,降温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体温达到38~41℃时,用酒精或冷、温水擦浴降温违反了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可使病人发生颤抖,加重病情,对于儿童还可能引发酒精中毒。

张护师说,足部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反应是很迅速、灵敏的,这是因为足的皮肤上有许多末梢神经感受器,它们在中枢神经的统一指挥下,可以对内脏器官进行调节。由于足部离心脏远,血液供应少,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同时足近地面,怕凉不怕热,一般足部表皮温度在30℃左右时感觉比较舒适。高热病人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足,可使足部血管扩张,血运加快,改善微循环,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引血下行,导热下趋。同时温水浸足还可以刺激足部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进入脊髓和大脑,引起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整,调动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来调节体温,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人体自然治愈力,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佳效。使病人在感觉舒适、乐于接受的情况下达到降温、缓解病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