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人员灾害医学教育

时间
2008-12-01

不管是我国1998年殃及长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2003年的非典,还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这些灾难对人们健康所造成的危害让我们永生难忘。科学家预言,全球气候将在近几年出现百年少见的异常,世界将面临一个灾害频发时期。于是,有关专家呼吁:灾害医学体系的建立已迫在眉睫,而对医护人员的灾害医学教育也成为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灾害医学作为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护理人员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护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同时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展对护理人员的灾害医学教育成为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素质的要求

灾害医学就是要围绕灾害进行一系列的医学救助活动,它以快捷有序为特点,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有文献对灾害医学中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作了精要叙述,现简述如下。

⒈良好的全科素质由于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人伤害的无预计性,在同一地区出现的伤员可发生多种伤情,这对医护人员的救护活动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除熟悉诸如传染病、外伤等护理知识之外,还要精通包括五官科、皮肤科以及流行病在内的各科。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护。

⒉良好的身心健康灾害医学的特殊性、医疗条件的局限性以及环境的危险性,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技能,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条件的艰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奔赴灾区,要有高尚的医德将自身利益置之度外。面对灾区工作的超负荷、生活条件的艰苦,护理人员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来适应灾区工作。同时,灾害救助还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全社会乃至国际间的广泛协作。

二、开展灾害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有文献指出:开展灾害医学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医学交流形式的需要,通过接受灾害医学教育,使护理人员自身的整体知识得到“重组”,使其尽快掌握各种减灾、防灾的医疗卫生知识。在人类与灾害的持久战争中,医务工作者不应采取被动的救灾模式,而应积极主动地把灾害带给人们的健康问题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灾害医学教育或者是再教育还能够加强国际间的救援合作,是能够组成以专业知识武装的医疗队所必需的。

三、护理人员灾害医学教育的形式

对医护人员接受灾害医学教育的形式在不同的文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叙述,概括起来就是学校教育和在职的继续教育两种形式。

⒈学校教育形式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课堂上开展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的灾害医学课程,彻底改变原来侧重疾病诊治的老模式。灾害医学知识是在经过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后总结出的,既有传统的医学知识,也含有许多新兴交叉学科知识,假如这种知识能够通过系统的讲解并加以传授,这种医学知识就要在课堂上“增值”。

⒉继续再教育形式专家指出:针对本地区在减灾救灾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系统的、有选择的继续医学教育,以弥补在校教育课程多而浅的不足,利于继续医学教育向全科医学教育领域的纵深发展。采取继续教育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灾害医学教育以便于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尽快组织起来,随时适应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