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困扰过敏体质儿童

时间
2008-12-01

八成湿疹患儿有过敏史

湿疹即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好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70%-80%的患儿除皮疹外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等遗传过敏史,发病部位遍及脸、颈、手肘、膝窝、四肢背侧等,主要表现为红疹、瘙痒,次要表现包括皮肤干燥、变厚、粗糙、容易感染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大城市的0-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约有超过230万的青少年受湿疹困扰,发病率达3%。湿疹的发作特点是:常在出生2-4月时初发,2-3岁时缓解,上小学时发作加剧,生长发育时再次缓解,但其确切的发作过程却无法预料。

湿疹病因尚不明确,影响因素众多,现在认为可能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皮肤对外因过分敏感,环境中的尘螨、食物等多种过敏原可触发人体的特殊免疫反应,使体内一些引起炎症的化学物质释放,产生湿疹样的皮肤损害。

湿疹治疗需医患共同努力

湿疹的防治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局部对症治疗需从抗炎、抗继发感染和防止皮肤干燥三方面入手,严重病例还需系统用药,如对持续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口服抗组胺药物来止痒。

医学界早已公认,长期应用激素治疗湿疹,除造成常见的皮肤萎缩、微血管扩张、肾上腺抑制、新陈代谢异常、继发性感染、免疫力下降甚至青光眼等副作用外,还可由于激素停用后的反跳现象使病情加重,出现特应性红皮症。因此,目前临床应用的激素治疗也是在医生指导下、限制在较小剂量范围之内,无法长期使用。

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广泛使用非皮质类固醇类的局部免疫调节剂,通过特异性针对皮肤局部的免疫因子而产生治疗作用,由于这类药物为局部外用,且是非激素类药物,因此不良反应小,代表性的药物为大环内酰胺类免疫调节剂———囊霉素的衍生物,目前已在国外上市的有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而他克莫司软膏对中重度湿疹疗效尤为突出,该类药物也即将在我国上市,可以作为湿疹治疗的一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