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雪飞)一次分配定终身,缺乏竞争淘汰机制,这是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住院医师培训现状。为尽快扭转这种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卫生部日前组织全国医学高校、卫生厅局、大型医院等近100个单位的代表召开了“全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研讨会”。会议提出,要逐步改变受训者的身份地位,由“医院的人”变为“社会的人”,并建立住院医师流动制度,实行二次择业。
据介绍,由于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行培训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不平衡。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的医学院毕业生都是直接分配到基层医院,没有机会接受严格和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毕业几年后,年轻医师的临床能力和业务水平出现较大差距。相当比例的临床医师达不到应该达到的职业水准。
──培训机制缺少竞争活力。我国大部分院校、医院均是对本院的职工进行培训,没有建立住院医师管理的流动和竞争淘汰机制。由于五年训练结束后不再选择工作岗位,培训和受训双方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造成卫生人力资源和培训资源的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
──培训体系不健全。还没有完全遵照临床医师成才的规律和各专业学科人才的实际需要,确立统一的人才培训标准、培训内容和培训年限,认可一批能够满足培训条件的培训基地。造成同一专业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培训质量差异较大和同一个医院内的不同专业培训质量高低不齐。
与会代表建议,要加大对住院医师培训的投入。逐步形成全国的二级学科培训网络,切实建立竞争淘汰机制,逐步形成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住院医师人事分配、社会保障、申请学位等方面的制度,解决住院医师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