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否有一批广大的、稳定的、源源不断的矢志于中医的人才队伍,既是中医振兴与否的标志,也是衡量中医药工作发展的标准与尺度。这支队伍应该呈梯队形式,高、中、初级人才兼备。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立足于学校培养,并与师带徒形式以及各种培训相结合,理论修养与临床水平培养双管齐下。
一、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
1.中医药发展现状:2002年,我国专业卫生人员为550.4万人,其中医生为210万人,中医生为27万人。而据相关统计表明全国中医生1949年为27.6万人,1953年后仍为27万余人,几十年未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分别为8.7万人和183万人,增长20倍,中西医医生比例由3.2∶1变为1∶7.9。目前,全国2800多家等级中医院,诊治手段和措施实际上全是中西医结合。据统计,2001年,在等级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40%,2001年,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门诊量仅占当年全国医院门诊量的8.16%。2001年有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全国543所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在校生共计为117万余人,其中中医院校只有77所,在校生为11万9千余人,只占总数的1/10;目前,我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2所,中等中医药专科学校45所,全国有58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中医药院、系或专业,184所卫生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拥有中医药专业在校生27万人。尽管数字显示中医药的教育情况有所好转,但从总体上讲,中医药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从业人员少,门诊量低是突出的问题。轻视中医、歧视中医在业界是不争的事实。中医生懂医不懂药,懂药不知医,理论与临床水平脱节;名医断层,青黄不接;中医学院的学生分配难……种种问题如同瓶颈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然而,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从尧、舜、禹时代至今,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医学一直担负着亿万中国人的医疗保健重任。从世界疾病史上看,中国虽历经天灾人祸,但在重大疫病面前却总是独挡一面,中医疗效之卓著举世共睹。即使在近代西医学涌入中国之后,中医的“简、便、验、廉”仍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西医所不能比肩。现在,中国有8亿人口分布在农村,还有近一半的城镇人口未能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要实现到2010年,“人人拥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中医药起源于广大农村,在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学体系历经千年发展,理论完备,疗效确切,因此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应该大有可为,地位无可替代。
2.中医热的兴起:随着世界医学模式从“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从传统的“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传统医学日益受到重视,重新焕发出勃勃青春。随着“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口号的提出,一些传统医学如中医学、印度草医学备受青睐,研究者日众。针灸、中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也正说明了一趋势。
中医的天人合一观、整体观、治未病等思想完全符合这一潮流,如“五星级医生”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传统中医生的现代角色。中医历经千年沧桑,其古老的价值观在医学模式转型过程中被重新认识、肯定,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大力发展中医药,大力宣传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出国门为更多的人认识、接受。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的
发展中医,振兴中医需要一大批“铁杆中医”,这样的中医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人才。
什么是人才?人才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和社会需要的品德,能担任一定的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那么什么是中医药人才?其实很简单,就是热爱中医药,并能将精深的理论修养和高超的临床医术相结合,即“精诚”之良医,大医。
热爱中医是“铁杆中医”立身之根本,中医要存在,疗效是关键;中医要发展,理论须创新。中国自古提倡“大医精诚”,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广博的知识,德艺双馨,知行合一,这应该就是中医教育目标之所在。
三、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剖析
(一)国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欧美等国家的医学教育是学院教育。如美国,要取得内外科医生专业资格需13年,必须经过医学院的专门培养,其中医预科4年,医本科4年,住院医生训练5年。日本、法国的医本科均为6年。学院教育的优点是可以大批量地“生产”人才,而且规格统一,内容统一,容易形成制度化,易于管理;缺点是机械僵化,缺乏个体化、人性化教育。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师带徒形式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教育方式。徒弟从师后,侍奉左右,白天侍诊,晚上读书,师徒同吃同住,在朝夕相处中学习师傅的诊疗经验,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种方式易于原汁原味地保存和继承各家学说;缺点是易拘于门户,流于家学,不利于推广普及。
(三)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从19世纪40年代西医涌入中国开始,西方医学教育模式也传入中国,一些专门医学校开始创立,其中包括专门的中医药学校,但由于社会长期动荡以及政府的压制,这些中医学校发展并不快,直到1956年,高等中医药学校的创办,才初步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标志着中医药教育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高等中医药校借鉴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如王永炎、石学敏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现在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形成了3年、5年、7年多种学制并存,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培养,院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多种类型教育和本硕连续、硕博连读、非医攻博、第二学历、临床专业学位多种培养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中医药院校已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渠道。
与此同时,小范围内的师带徒形式也一直存在,但只是院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争议颇多。
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培训也应运而生,大多是中医药院校组织或各级主管部门委托各类学校而办,也有社会力量或私人办学机构开办的,其优点是灵活机动,种类齐全,方便实用快捷,缺点是办学质量良莠不齐。
四、中医药人才培养要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医疗保健水平相对较低,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合理,广大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缺医少药,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这种国情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医疗体系,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中医药的发展应该放在中心位置。中医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发展之先天优势得天独厚。但发展中医需要千千万万的中医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培养中医药人才呢?
(一)院校教育实行梯级培养模式:从目前情况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院校教育仍将是中医药人才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各级学校的职能要分清,定位应准确。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高层次专科医生和科研人员,毕业人员主要输送到三级医疗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本科教育的侧重点应从培养专科医生逐步转移到培养全科医生上,学习内容应进行相应改革,毕业生主要充实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以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为主的初级卫生服务;采取代培、定向等方式,依托各级中医院校,大力开展职高和专科教育,国家以各种方式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成人教育应提高教育层次,规范办学水平,负责在职中医药人员的终身教育。
以中医院校的大学教育为基础,毕业后继续教育为重点,保证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科技发展同步,不同侧重点的培养可确保中医药人才上下有序,层次递进,为其提供广阔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保证我国各级中医事业环环相扣,持续协调发展。
(二)保持和发扬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所特有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中医教育的基本形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医大家,中医两千多年的累累硕果几乎全是靠这种教育方式传承下来的,即使在院校教育普及的今天,这种方式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师承教育是中医特色得以保持的一大特征,是一种“个体化”教育。中医的许多个人经验和体会难以写入著作或教材而广为传播,有些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中医的这种直觉顿悟式思维和经验的学习与把握,不是只凭听几次课抄几回方的学院教育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师徒朝夕相处,长期地潜移默化,集思维、经验、做人、做事于一体才能学得到。这种全方位的学习既有利于保存许多卓有成就的名老中医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一辈中医家们的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中医经方、验方的神奇疗效都可以坚定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与决心,这样才能做到继承中医、发扬中医。这种继承与发扬是自动的、发自内心的,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批人才能够真正学有所成,成为坚定地走中医之路的中坚力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从效果看,成绩斐然,说明这种方式对培养真正的“铁杆中医”意义重大,其意义已非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所能涵括,应该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另一主流形式。
(三)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保持中医特色:中医药的起源、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历法等诸多学科综合的结晶。由于长期片面地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医药教育内容存在许多缺陷。许多中医生基本不了解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不识繁体字,不懂句读常识,无法通读四大经典,这种“断代”式的中医生认识不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也就无所谓热爱中医,不热爱中医却又勉强学习中医,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
中医教育必须从根源抓起,大力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将其作为国民教育的重点,从娃娃抓起,让人们认识中医、肯定中医,认识到中医是国粹,是中国人民为世界人类健康贡献出的一份瑰宝,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它才存在这样那样的粗糙与不足,但它不是伪科学,更不是迷信,它曾经也必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古”,也非全盘肯定,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吹捧、自我陶醉,清醒的态度是中医药发展的最基本前提。认识不足才会有发展,传统文化如此,中医的发展也不例外。
(四)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学习。在卫生事业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行为科学、医学经济学、家庭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中医生标准的现代诠释。
随着医学专业分科日益细化,强调培养全科医生式的中医生尤其必要。由于中医是多学科综合的结果,整体观一直是中医的最大特色,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医学科不宜分之过细,很难想象一个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会是一名合格的中医生。
中医要主动走向世界,既精中医又通外语的人才将不可或缺。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医学在21世纪腾飞的有力翅膀。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医生,必须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通晓外语,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一定的社会、心理、管理、法律等知识,这种全科中医生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复合型人才”。
长期以来,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的基本共识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离不开“大环境”和“小气候”的协调,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和中医的特色以及政策的支持。中医要发展,特色需保留;中医要前进,教育须先行。笔者认为: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急躁冒进,操之过急。中医药人才培养还应兼顾中医本身的特点,立足传统与经典,鼓励改革与创新,全面权衡,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最佳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只有这样,在世界医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中医,重铸辉煌。